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我市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呈现蓬勃发展新局面

  春节期间,新华新阅非遗体验空间举办非遗展示活动。
  春节期间,小朋友们在新华新阅广场非遗体验空间参观。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创意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新路径,变遗产为资源,变优势成胜势,不断激发传统工艺创造活力,培养壮大手造艺人队伍,发展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2000多个,年产值达到205.96亿元,风筝、年画、核雕、泥塑、嵌银漆器等传统工艺项目成为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沉浸式体验 感受手造乐趣

  2月12日,新华新阅广场一楼,面塑艺人曹清华正在教孩子们捏制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只见他用椭圆形的泡沫作躯体,在上面抹上厚厚的白色黏土,用黄色、蓝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的黏土制作“零部件”,再粘上北京冬奥会的标志,一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冰墩墩就完成了。孩子们目不转睛看得仔细,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大展身手。

  据新华新阅非遗体验空间运营负责人张新星介绍,春节期间,新华新阅非遗体验空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贺年活动,涵盖了潍坊当地非遗传承项目和多款自主开发的手造课程,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手造乐趣。另外,探索非遗传播营销新模式,吸纳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嵌银漆器、同文堂毛笔、恒盛斋糕点、手工编织等非遗项目和潍物、鲁韵等文创机构参与,共同搭建城市商贸广场文化风景线、公众生活空间非遗活态传播平台。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范新建表示,新华新阅非遗体验空间旨在将非遗技艺和产品送到群众身边,吸引他们关注非遗、体验非遗、使用非遗,将独具特色的“潍坊好手艺”融入当代生活空间和城市文化、商贸空间,促进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商业的合作及交流,为非遗保护传承搭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广传播平台。

  近年来,我市通过搭建生产联营平台,把“潍坊好手艺”做起来、销出去,大力推动非遗传习所建设,建立手工艺传习作坊200多个;持续实施“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百乡千人培训计划”,培养手造类生产经营人才6000余人;在乡村社区组织成立手工艺合作社,通过文化带头人带动村民致富。

创新赋能 手造产品旧貌换新颜

  春节期间,高密市聂家庄泥塑制作集聚地——姜庄镇聂西村热闹起来。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聂家庄泥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聂家庄泥塑的手工艺人们在传统泥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许多新颖的造型。在聂家庄泥塑传承人聂鹏的泥塑作坊内,不仅有传统的“叫虎”作品,“财神虎”“纳福虎”“平安虎”等寓意美好的新颖“小老虎”也足够吸引眼球。2021年,聂鹏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设计团队合作,将当地的红纸对联文化设计到“叫虎”作品的包装中,将“祥虎叫,福来到”等美好寓意的文字印到了包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