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演出队伍占据“半壁江山”
演出队伍和表演人才,是实现“戏曲进乡村”的基础力量。在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的同时,我市大力加强演出队伍建设,将培育送戏下乡主体、壮大演出力量作为“戏曲进乡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针对演出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高密市对演出方式、演出计划进行了调整,由镇街区自选团队演出改为由该市文旅局统一组织甄选。“全市32家登记注册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通过团队报名、展演展示作为入围基础分,邀请潍坊市艺术剧院专业演员担任评委进行演出水平评定。根据得分,最后确定16支优秀队伍作为2021年度‘戏曲进乡村’活动承演备选团队。”高密市文旅局文旅事业科科长赵小温说。
我市在抓好市县两级国有文艺院团建设的同时,着重加强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建设,共培育民营文艺表演团体199支。如今,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成为城乡演出市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是送戏下乡演出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戏曲进乡村”过半的演出任务。
去年,我市组织举办了第三届潍坊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暨全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展演。全市50多个团体参加展演,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小型文艺作品创作成果,涌现出茂腔《情满茶乡》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一批优秀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通过展演活动,有力推动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持续健康发展,较好解决了“谁来送戏”的问题。
加强创作落实资金让好事办好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在深入挖掘茂腔、周姑戏、清音戏等地方戏曲艺术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全市文艺创作资源,凝聚创作合力,组织创作了一批新作品。
京剧《陈少敏三请徐公》《春来边区》、茂腔《王尽美》《党费》、音乐剧《渤海走廊》等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剧目,让人们重温历史,不忘初心。以先进典型杨守伟同志为原型,组织创作了大型情景报告剧《杨守伟》。围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繁荣城乡文艺舞台,创作推出了清音戏《老倔杠卖油》、周姑戏《特别约会》、茂腔《情满茶乡》等50余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型剧目,大力丰富文艺精品供给。
同时,我市还不断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送戏下乡落地落实。把“戏曲进乡村”工作经费列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去年,市、县财政列支近2000万元购买公益性演出服务,用于“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