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东风起,潍坊这座城市的上空就飘满了风筝。在潍坊寒亭,风筝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在政府扶持引导下,不断厚植内生动力,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当下的寒亭,东方风来满眼春,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像风筝一样,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精神,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相互契合中,以开发开放的姿态,展现着新时代的风采。
▲风筝制作传承
3月1日,在寒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正在他的工作室里扎风筝,以竹条为骨,丝绢作衣。“龙头蜈蚣风筝,只有潍坊能扎出来,形神兼备,有神韵!”郭洪利介绍,龙头蜈蚣是潍坊风筝的代表,吻短口方,眼睛可以随风转动,既灵动有趣又不失威严。其制作工艺之繁杂、难度之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以龙角为例,一只龙角就需要13根料、37个夹子固定粘贴点。一个直径15厘米的龙头蜈蚣,一般需要157根料。
“扎风筝来不得半点敷衍,必须每一张风筝都做到精益求精,功夫也扎扎实实地长在自己手上。”郭洪利放下手中的竹条认真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意识到,要打造品牌,我们的风筝有签名、带防伪,有的还申请了版权。”
品牌就是标准,就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