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融入生活、对接市场。该镇大力推进乐器产业发展中心建设,投资2000万元建成集“乐器产业发展史展示、乐器展览展示、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乐器产业发展中心,搭建起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服务平台,让群众切身感受乐器文化的魅力。目前,乐器产业发展中心已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
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该镇以乐器制造为产业特色,以“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为抓手,以“音韵鄌郚”为文化形象,借助马驹岭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刘庄“中国文艺第一村”,申报“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极争取国家级重点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打造融文化展示、商业休闲、工业旅游、手工体验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小镇。
艺术植入为发展注入“活水”
蔡家沟,曾是诸城市一个贫困落后村。出门是山进门是石,村中绝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寻找新的生活。2017年以来,这个村通过艺术植入乡村、艺术点燃乡村,画风与民风融合,艺术与乡情融合,艺术家与老百姓融合,倾力打造蔡家沟艺术试验场,建设集乡村文旅开发、艺术创作消费、乡村文化活化传承等多功能、高品质于一体的“旅游+艺术”乡村文旅综合体。
蔡家沟村的成功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对蔡家沟村及周边整体设计规划,将其打造为“一核三园一带”,“一核”即蔡家沟艺术试验场、“三园”即绿色大农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一带”即环常山景观带。
依托自然美,让山村“靓”起来。投入财政资金500多万元,吸引社会工商资本2000多万元,改善村居环境。引领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石材等改造各家门前面貌,建有公共园林绿化空间。鼓励村民保留自家老砖老瓦、原有竹木等,还原原生态的乡村环境。打造现代美,让群众富起来。艺术植入各类手工艺制作,培强做优剪纸、黑陶等10余类非遗传承项目,培养本土农民成为手艺人、守艺人、创意人。挖掘吸收民间手工艺精品在蔡家沟美术馆展示,举办跨国展览,以展促游。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活了农事体验和田园采摘以及乡村食宿产业的发展。注重个性美,让特色“显”出来。建立以蔡家沟及周边村民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创作输出机制,带动部分村民参与,形成以蔡家沟人为主体的创作群体,形成农民画、农民摄影、农民电影、乡村戏剧、微视频等多元繁荣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局面。
蔡家沟村艺术植入乡村文化旅游的模式,成为蔡家沟村可持续发展的“活水”。以蔡家沟村为核心,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生态旅游、民宿餐饮、娱乐配套服务系统,形成了环常山特色旅游带,带活了周边多个旅游景点和7个特色文化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