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百年十笏园:艺术流韵 文脉悠长(2)


  苏轼在知密州时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些词句不单传达着古人丰富的情感,也带给今人关于文化传承创新的更多思考。杨国英在茶饮茶膳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他把茶文化与酒文化相结合,研发出独特的茶酒,将古人茶酒合一的想法变成现实,制作茶酒用的茶叶多为诸城本土出产。如今,这项科研成果已经成功转化,杨国英也正在着手研究以茶入膳,致力于让茶文化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茗浆坊的门前,是当年丁家花园的老戏台。直至今天,演出仍在继续,来十笏园游览的人常会循着乐曲声走进这处小院。董翠兰和她的京剧票房是这里的“常客”,他们来十笏园不定期演出已有七年之久,团队虽然人数不多,却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据董翠兰介绍,团队里每个人都非常热爱京剧,跟着专业的京剧老师学习了很多年,现在每周一次来十笏园演出。每当锣鼓声响起,十笏园仿佛“昨日重现”,往昔繁华近在眼前。
传统文化在这里创新
  历史因文化而厚重,城市因文化而多彩。为保护十笏园这个具有500余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和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建设改造了省、市重点文化园区——十笏园文化街区,传统文化在这里迸发出崭新的火花。
  与十笏园博物馆一街之隔的潍物体验馆,这里的文创设计师们个个都是满脑子创意的“弄潮儿”。创始人齐俊颖带领着她的设计团队,从潍坊的各种老物件儿、老手艺里汲取灵感,创作出既带有鲜明潍坊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在她手里,风筝、年画等传统手工艺品变成了抱枕、挂历、小夜灯;在她手里,神仙可以喝咖啡,年画人物可以参加冬奥会……七年多的时间,她和团队创作了500余款文创产品,让很多人通过她的作品了解到不一样的潍坊。
  十笏园非遗空间里,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潍坊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张运祥在专心做着年画,花灯手艺人李梅在扎制着她的老猫花灯,烙画传承人王海燕以烙铁为笔创作着葫芦烙画……陶艺、印染、核雕、嵌银、刺绣、仿古铜,这里俨然是潍坊的“非遗聚集地”。
  从非遗空间拾级而上,全省首家手造博物馆已揭开面纱。潍坊有着丰富的优秀手工艺与民间艺术资源,在手造博物馆里,不仅有手工艺品的静态展示,也有手工艺人的动态技艺展示,它还承载着传承、体验、培训、旅游等多种功能,或把游客“引进来”,或让技艺“走出去”,以研学、公益培训、非遗进校园等形式,让潍坊传统文化、非遗技艺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