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潍坊风筝“飞”入进博会(2)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在郭洪利看来,风筝扎制的传统技艺,如竹子的处理等,是一脉相承的,鲜有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主题、内涵、题材以及造型等方面,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一件风筝产品的竹料选材、卯榫设计、绸绢粘糊、颜料选用、手工绘染、挂线试飞等工艺,都是衡量风筝“非遗”文化含量的标准。其中,仅竹料取材就能规范到产地、贮青、去油、劈分、浸泡、打磨6个步骤,一个工艺不缺,竹条才能弯曲环绕,风筝才能扎制成为精品。潍坊风筝的创新需要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主动融入现代生活,在内容、造型、色彩等方面实现突破。
 
  在郭洪利的工作室,一个栩栩如生的巨大龙头吊在天花板的中央,格外扎眼。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曾获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金奖的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郭洪利说,龙头的各个部位都有创新,造型上形神兼备。舌头,是动感的;牙齿看似简单,但立体感十足;祥云、水等元素,都用竹条来表现。竹条如线条,流畅又有硬度。竹条最细的地方只有0.02毫米,很难弯曲,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怎么解决?“这个技艺,保密。”郭洪利说。
 
  除了龙头蜈蚣,在郭洪利工作室的一角,还有几个类似灯箱广告的东西,上面的图案是某全球顶级奢侈品品牌的标志。“虽然外形各异,但确实是风筝,完全可以放飞。这是为这个品牌专门定做的,用来做门店的美陈。”郭洪利说,十几年来,他一直与日本客商有合作,为日本的中小学生提供DIY风筝,去年做了近30万只,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订单减少,但是下半年又忙不过来了。
 
  除了在家门口做订单,郭洪利还积极走出去。在第三届进博会上,郭洪利带着数种以风筝为主的产品参展,其中三款产品被进博会选为衍生品,这三款中又有一款进入国展文创馆,与世界各地展商见面,已有客户下单。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