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打开一扇通往古文明的“历史之门”—寻访高密前冢子头史前文化遗址

△考古现场出土的六博棋子和博筹。
  前冢子头,一个坐落于高密市与胶州市交界处的小村庄。千百年来,在胶河水的滋润下,村民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历史的车轮驶入2022年,平静的村子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在空旷的田野里忙碌着,仔细地挖掘着、探寻着……
  这些陌生的面孔是山东大学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业考古人员。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片盛产小麦、玉米和大白菜的土地下,考古人员发现了史前至汉代各时期遗迹400余处,并首次将高密历史上溯到距今5000年前。其中,岳石文化遗存的发现在胶河流域尚属首次,填补了该区域夏商时期东方土著文化的空白。
“无心插柳”的遗址考古
  作为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地区的分界线,胶河古称胶水,流域内密布考古遗址,对探讨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东扩,及其与土著人群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等课题,都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村距离胶河不到三公里,村南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土台子,地势明显高于周围地块,村里人都叫‘南台’。后来村民经常从这里取土建房修路,高台渐渐成为平地。”高密市柏城镇前冢子头村党支部书记宋同江说,这块土地是村里的一级地,特产的大白菜,味道鲜美,远近闻名。虽然“南台”变矮了,但是近些年村民在这里耕作时,仍然能捡到碎陶片等物品。
  村民眼里的瓦碴片,在考古人员眼里却是“宝贝疙瘩”。为深入研究海岱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人类活动面貌,2022年3月,由山东大学领衔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海岱地区夏商西周考古研究”重大项目,将目光锁定在前冢子头村。
  在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前冢子头考古队领队高继习看来,这次遗址考古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年本来计划发掘胶河西侧的故献遗址,然而从前期工作中我们得知,该遗址文化层埋藏较浅,不太适合本科生田野实习,因此决定将地点改为胶河东侧的前冢子头遗址。两处遗址隔胶河相望,相距仅三公里。前冢子头遗址今年的发掘成果也确实不负期待,达到了预期学术目标。”高继习感慨道,前冢子头遗址因着自身文化堆积的丰富性,被推上了“考古中国”重头戏的位置,考古人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此言不虚。通过前期勘察,前冢子头遗址初步估计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地表采集遗物非常丰富,前期仅对300平方米面积进行了试发掘,就出土了铜、陶、石、骨、铁等各类文物上千件,较为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达400余件。
  而从时间跨度看,这次考古发现了距今5000年到2000年的完整文化层,涵盖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战国、汉代等不同历史时期。其中,年代最早的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6500年到4500年,延续时间2000年左右,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
小切口有了大发现
  前冢子头遗址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为什么首次发掘只有300平方米,为什么选址在“南台”?高继习给出了答案。
  考古发掘工作是个精细活,在考古队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发掘面积越大则耗时越久,所以每次发掘面积一般不大。今年是前冢子头遗址第一次发掘,在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面积仅300平方米的前提下,选择什么位置进行发掘才能“效益最大化”,让考古人员颇费思量。除了考虑学术目标外,对于本科生田野考古实习来说,文化层埋藏深度在2米左右、遗迹遗物较为丰富的位置最适合训练学生们的科学发掘与研究能力。结合前期考古调查与勘探结果,最终选择了遗址中部偏南一片区域开探方,用来探析遗址主体部分的形成过程、文化内涵和文化面貌。
  虽然发掘面积仅有300平方米,却打开了一扇通往5000年前历史的“大门”。前冢子头遗址的发掘,是高密市境内第一次正式发掘岳石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聚落,填补了高密考古史上的很多空白。发掘出土的遗物中,包含陶器、石器、铜器等生产生活用具,以及若干鲍鱼壳、海蛎子壳等海产品,这些出土文物无声地记录着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