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多元一体,百川归海——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华文明的特性作了精辟的总结,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对中华文明特性第一次完整表述,是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进程和历史经验所作的科学总结。进行了2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目标之一,是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为引领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研究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的由来和发展。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虽然有分有合、进程曲折,但从多元走向一体,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发展的主线。这一趋势并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形成,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各个地区就已有交流,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一体化具有深厚坚实的基础和久远的渊源。

  1.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史前基础

  1.距今一万年到七千年前中华大地各区域的交流

  距今9000年前,约于1万年前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的栽培技术被淮河流域的史前先民所吸收。河南舞阳贾湖聚落遗址出土了炭化稻、石制和骨制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1万年前发明于华北地区的粟和黍栽培技术也向周围地区传播。此后,农业逐渐发展,人口逐步增加,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活动的能力日益增强,各区域之间的交流日益活跃。

  距今8000多年前分布于我国东北西部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已经能够制造较为精致的玉石装饰品组合——玉玦和条形玉坠。值得注意的是,同类的玉玦和玉坠的装饰品组合在稍晚些的长江下游地区河姆渡文化中也可以看到。形制相同的玉玦,以及它和玉坠的组合,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出现,应是不同区域的史前文化存在着交流的反映。在兴隆洼文化中,有来自黄海一带蚌壳穿成串的装饰,说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人们存在交流。距今七、八千年前史前文化的交流在陶器中看得更加清楚。在长江中游距今8000年的史前文化中,可以看到来自淮河上游贾湖文化和来自长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因素的陶器。

  在长江下游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残长达5.8米的独木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了较远距离的航行能力,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2.距今六千年到四千年前中华大地文化趋同性的增强

  距今6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龙的信仰。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一座仰韶文化墓葬中,尸骨的东西两侧用蚌壳堆出龙和虎的形象,竟然与汉代的四神中东青龙西白虎的方位一致,或说明四神思想具有久远的史前渊源。在距今5500-5300年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和同时期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两地还出土了同样的玉龟和姿势相同的玉人。不仅说明龙的观念在北至东北西部,南至长江下游已经广为流行流传,还暗示出南方和北方的社会上层存在着交流。到了夏商时期,龙的形象广泛出现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三星堆文化中可以见到近十种龙的形象,就是明证。

  距今6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以花和鸟为图案的彩陶图案逐渐向周围扩展。距今5500年前后,到达黄河流域全境和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到距今5300年左右的时候,这类彩陶图案的分布范围南达长江上中下游,北至华北平原北部及燕山山地的西辽河流域,西到甘青地区,东抵黄河下游,第一次出现了中原地区文化向周围广大地区强烈影响的态势,这一现象极有可能是黄帝炎帝集团兴起和影响范围扩展的反映,也有学者称这一现象为形成了“最初的中国”。

  距今5500-5000年左右,各地区的文明进程都进入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各地出现规模巨大的中心性聚落,制作精致、规模大的高等级建筑和规模大、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和辽河流域的高等级的墓葬中,都随葬制作精致的玉器。而且,这些玉器与6000年之前多为装饰品的情况不同,出现了玉石钺和龙、龟、鸟等动物形象的玉器,表明这些玉器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密切相关,成为通神、祭神的工具。由于他们都处在权贵墓葬中,说明这些玉器也具有显示持有者尊贵身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