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2)

       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结构与思想精髓。面对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分类的视角出发,将其内容结构总结为“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

       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与独特魅力。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从未断流、一直传承至今并持续焕发生机活力的古老文明,这种一脉相承的特点主要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兼收并蓄”与“应物变化”的特性。在历史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融汇了汉、满、蒙、回、藏等多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也汲取了有益的思想启示,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共通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特性,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顺应时代进步的趋势,不断增添新内涵并丰富原有理论体系的表达方式,始终同时代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三)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面对数千年历史传承所形成的珍贵遗产,习近平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坚持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从古代传统社会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蕴含于其中跨越时空边界、具有永恒魅力的思想精髓挖掘出来,在延续文化根脉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个人提升、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时代价值。

       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治世理念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民为邦本”“仁者爱人”“天下大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奉法者强则国强”“执法如山”“严于律己”“躬身自省”等中国智慧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国发展。

       为社会治理提供稳定的价值根基。在绵延不断的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价值认同的固有根本,是当前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历史土壤与精神根基。

       为人民幸福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精神,十分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崇高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与道德修养方法。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与处世理念能够为人民提供丰润的精神滋养,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也为人民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提供有益的理论启发,不断激励人们在追求崇高精神境界与道德境界中实现幸福人生。

       为文化交流发展提供宝贵的窗口。中华民族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提倡文化交流交往,从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唐朝各藩国派遣使者来唐学习一直到明代郑和下西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交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