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连续性(3)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悬结为心中至高之目标。自此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2000多年来前后接力,终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
  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19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中华民族通过持续不懈的历史书写,赋予了本来单纯时间维度的中国历史无尽的政治和人文意义。赋予意义,既是记录历史,又是解释历史,更是在创造历史。历史意识的持续深化,即创生出历史精神。孟子言:“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回顾历史,过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遗迹与记忆之中,有的隐而不彰,悄然成为今天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一切,还要继续化,融于未来的“历史”与“现实”里面。这个“化”,始终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蕴含的要义就称为“神”,也就是历史精神。我们关注历史,除却具体的人、事与制外,更要注重把握历史背后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这无疑是中华文明里面最为内核的层次。正因为坚守此历史精神,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前行中,可以超乎于千山万壑之外、卓立于文明厄难之上,以守常而待变,故如松柏常青,自信自强。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特别注重对自身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与比较,秉持着文明思维看待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传承与弘扬中国历史精神,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是把握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历史连续性为何源远流长,为何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关键理据。
  南宋文学家杨万里有一首题为《桂源铺》的千古佳句,该诗风格质朴然哲理深邃,来形容中华文明的5000多年演进历程,似再恰当不过。我们的伟大文明在起源之初,所面临的即“万山不许一溪奔”的繁难境遇,祖先们代代自强不息、携手奋斗,与无数个风险和挑战交战交锋,那景象真的是“拦得溪声日夜喧”。经历了百转千回的文明困厄,穿越过险象环生的历史三峡,我们今天终能够“到得前头山脚尽”,逐渐远望到未来中华文明“堂堂溪水出前村”的宏大盛景。中华文明这条奔流了5000多年的万古江河,必然会在新的时代连续不断、涛声依旧。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