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潍坊古诗词里的风雅人生(一)(2)

  徐干的诗留存太少,虽然不如曹植等人的诗精致,但也有着建安风骨的显著特点。刘桢抑郁彷徨时写下的《赠徐干》,读起来更加感人: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

  囚禁刘桢的地方,细柳夹道,飞鸟翩翩,这么美的景色,他无心欣赏,只是流着眼泪给徐干写诗。建安七子中的好几位,互为知交好友,刘桢为什么单单写诗给徐干呢?大概是因为徐干常被人请出来做官,做不久就辞,比兔子逃得还快,甘愿“潜身穷巷,颐志保真”,不慕名利,过贫寒清苦的生活。刘桢直到失去自由,才明白徐干对世事官场看得多么明白,悔恨自己以前看不透,等看透时悔之晚矣。还有一条,徐干柔和温厚,光华内敛,与刘桢性格恰恰相反,“跌了大跟头”的刘桢痛定思痛,突然发现徐干的优点更适宜于应对乱世。

  刘桢诗以气势取胜,其创作风格被曹丕形容为“壮而不密”。除了《赠徐干》,别的诗中很少出现这种悲切彷徨。我们参考下他的这首《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的《赠徐干》写作背景令人哭笑不得。曹丕比较赏识刘桢,请他吃饭,席间曹丕的甄夫人出来礼节性地见见宾客,大家都赶紧低头,刘桢却好死不死的,“平视”了甄夫人。这事现在看来也就是缺少礼仪,但奇怪的是,正主曹丕没计较,他爹曹操却大怒,要判刘桢死罪,大家好说歹说,判了个拘役。这不是戏说历史的段子,《三国志》有“祯以不敬被刑”的明确记录。关于这件事,有人往通俗小说方面解释,说曹氏父子都爱甄夫人。但别忘了,历史不是琼瑶小说,二曹是政治家,是要谋夺帝位的,这次宴会时,曹丕还不是魏王世子,但已被曹操定为接班人,各方政治势力对确立魏王世子这件事态度不明朗。曹操这明显是在给曹丕树威信,就是要借机整人,性格刚直、卓尔不群的刘桢成了反面典型活靶子。但曹丕请客的细节,曹操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细思极恐。可怜的刘桢“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失去了自由,苦闷至极,写了这么首诗给徐干。整人归整人,但这件事曹操实在是做得太过了,风度尽失,人设崩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态度哪里去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待客之礼都忘记了吗?

  曹氏兄弟自家不和,但与徐干、刘桢关系还都不错,对其评价也很高。徐干、刘桢突然去世后,曹丕、曹植都表现出较大的悲惋之情,曹丕为刘桢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在他们活着时,除去刘桢被曹老爹关了一阵子,曹家的人对他们也比较尊重。

  徐干回到家乡北海后,曹植也写有一首《赠徐干》,比刘桢那首又高了一个档次,开篇“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仿佛太阳不是自然下落而是忽然给惊风吹落似的,这是他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惊叹。曹植写自己的爱才怜才,写徐干的独甘贫贱,写自己的内疚自责。其实他无须自责,离开官场是徐干自己的选择,正如近代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所言:“伟长岂受人怜者哉?”曹植虽有自责之意,但并无颓废之情,诗中他乐观自信,坚信贤才必为世用,并以此安慰和鼓励徐干。建安风骨在其诗中多有体现,整首诗写景、议论、抒情,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有赞扬,有安慰,有鼓励,钟嵘《诗品》评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于此诗可见一斑。

  当徐干与刘桢互相应答时,当曹植以绝世美文安慰徐干时,他们都不知道,命运的大手已经扼住了他们的咽喉。不久之后的217年,即东汉末年建安二十二年,曹魏集团统治地区发生了一次疫情,建安七子中的陈琳、徐干、应玚、刘桢去世,王粲也于行军北归途中病逝。七子中的孔融早年被曹操所杀,阮瑀病逝,建安文学于217年遭遇断层。232年,41岁的曹植“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在寂寥中走完了他才华横溢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