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中国自西周起逐渐摆脱了神本政治的束缚,重视人民在国家稳定中的作用,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应当贯彻以民为本的理念。《尚书》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指为政要亲近人民,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定。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和孟子主张“仁”与“仁政”,寓含着丰富的“民本”内容。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数千年来史不绝书,其核心是积极主张国家应当保民、重民、爱民。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中调整土地关系、平均财富、打击豪强、整顿吏治等措施,都是落实民本思想的具体办法。
重视德主刑辅的法治观念。《荀子》中说:“法者,治之端也”。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体系中包含着对法治重要性、公平公正性的丰富认识。人们从秦朝的速亡中得出“徒法不能以自行”的历史教训。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被吸收到法律体系中,体现在立法、司法领域,形成德主刑辅特色。德主刑辅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为治理社会的主要方式,而把以制裁为主的刑罚放在次要位置,强调明德慎罚,不滥施刑罚。中国古代疑难案件逐级上报的奏谳制度、疑罪从轻制度、录囚制度,特别是死刑判决的多层次复审制度等,都是明德慎罚的具体体现。
重视选贤任能的选拔制度。《吕氏春秋》中说:“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中华文明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使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制度。一是注重民意。中国古代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前两者在制度设计初衷上与听取民意有直接关系。二是维护公平。以科举为代表的考试选官制度在隋唐时确立。士人自由报考,没有身份、地位、财产限制,受到社会中下阶层的广泛欢迎。三是德先才后。“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官员选拔、考核时将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德作为第一位的标准,将才作为第二位的标准。
重视协和万邦的开放包容精神。《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主张天下为公,希望天下平等公道。具体来看,一是追求和而不同。《论语》中孔子用“和而不同”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国语》中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论断,体现了中国人认为美好事物理应共生共荣的理念。二是追求怀远以德。往圣先贤主张用“仁政”而非“相攻”的方式处理对外关系,“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是中国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民族政权、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模式。三是追求对外开放。中华文明绝不是封闭的文明,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社会发展与互利共赢。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借鉴
在进行文明建设的5000多年中,无论盛世如歌还是风雨如晦,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以自身深厚的历史底蕴不断实现着文明更新。今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的重要要求,以丰沛的历史资源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离不开深厚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从古今结合的角度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从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绝不是中断、消灭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让古老文明在内生性演化中不断赓续更新,在深厚历史底蕴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