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勤学苦练逐渐崭露头角

      年轻的张继厚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勤奋外加大师点拨,专业技能继续精进。他被选入戏曲学校,有着学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潍坊市京剧团儿童队组建后,他努力培养学生们,四年内解决了剧团青黄不接的困境。

  进戏校边教边学组乐队首秀成功

  年轻的张继厚虽已在潍城梨园小有名气,但他深知艺无止境,需要继续深造专业技能和理论。业余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戏曲的、音乐的、文学的等等。

  1958年10月,昌潍专署戏曲学校从各县京剧团选拔了一批业务尖子,系统培训理论,张继厚被选中。他身份特殊,既是学员,又兼教师。学校尚未开办,他就先进入教师的角色:按照“边学习边配合演出”的要求,受校长委托组建乐队。消息不胫而走,一些朋友、同学纷纷找上门来。而看似好说话的张继厚却很有主见:办学的目的是造就人才,首先得选择好苗。为此他“抹”下脸来,并不怕得罪谁。

  但当时器乐方面的可造之才没有多少。精挑细选后,最终选了四人。之后他担任乐队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训练。除了教京胡,还有京二胡、唢呐、昆笛、月琴等乐器,他所掌握的全部技艺悉数教授,毫无保留。

  有个比张继厚小5岁的男同学孙某,只能拉琴,不通乐理,从来唱不准音阶。张继厚便把他安排在自己宿舍。把音阶及各种音符写在大纸上,贴在墙上,一遍遍陪他练习。在张继厚的督促调教之下,孙同学勤学苦练,音阶也唱得准了。

  大家的努力很快见成效。乐队“首秀”是在淄博演出传统戏《玉堂春》《二进宫》和新编历史剧《杨妙真》等。张继厚为《杨妙真》作曲并设计唱腔,他锋芒初露即赢得满堂彩;而学员们的技法、激情,以及对剧情的理解、角色的把握,几乎无懈可击,令观众如醉如痴。演出结束后,那澎湃的掌声和在座领导人炽热的眼神告诉他,他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两年的学习转眼间结束了。张继厚的琴技大大提高,戏曲音乐理论涵养亦愈加丰厚。他在一次次的技艺演练和一点点的理论积蓄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建儿童队育人才不到三年演大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潍坊市京剧团组建不久,为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打算筹备“儿童队”,即附设的戏曲学校。

  “儿童队”1960年5月开始招生,经遴选留下了38名10-16岁的孩子。当时徐韵声是潍坊市京剧团副团长,负责全面教学工作;著名鼓师杨培厚教打击乐;李芳筠、杨奎五教武行;张继厚负责教文场,如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昆笛等,还有乐理课、曲牌课、旦角唱腔、老旦唱腔。当孩子们的老师,品德教育以及生活上的关心尤为重要,吃喝拉撒、针头线脑的小事都不能马虎。张继厚适应了教师、家长的双重身份。

  “儿童队”紧锣密鼓地学习操练,还请来著名京剧大师厉慧良、方荣翔、白玉昆、张春秋、贾贤英、王富岩、高少亭、刘俊文、高鸣华、张鸣宇等授课。张继厚还曾带着学生谭培玲到张店观摩梅兰芳大师的演出,访问著名京胡大师姜凤山,当面聆教梅派的伴奏特色。此间还请另一位京胡大师贾贤英现场指导,讲解中州韵和湖广音以及京剧的其他一些唱法。贾贤英格外教授了一曲能翻七个调的“小开门”——这属于“绝技”,张继厚感激涕零。

  由于教师干劲足、能量大,造就了“儿童队”的戏码宽、路子广。招生不到三年,就能上演几十出大戏了。学生们异彩纷呈:杨永春工于老生,庄贵凯擅演《文昭关》《碰碑》《打登州》,陈大奎擅演《除三害》,谭培玲工青衣,张云霞工刀马旦,张凤英工老旦,焦立清工铜锤花脸,杨洪寅工短打武生,王洪滨工架子花脸,郎丰华工小生,鞠小苏则工花旦,李新华工武生,郭泽训工小花脸兼学彩旦……

  1960年的七一,“儿童队”在市政府小礼堂做汇报演出。“儿童队”成立才两个月,就排出了《女起解》《二进宫》《铁弓缘》三个折子戏。首次登台,学生们激情迸发的表演赢得了市领导和全场观众海啸般的掌声,此后经常到外地巡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