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毅之为青州新文学创作的奠基人,上世纪20年代,他在恩师胡也频、楚图南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期间写就大量诗歌。郝湘榛为青州籍乡土文学大家,他把乡村记忆、磨难坎坷化作创作源泉,创作了诸多乡土文学作品,受到全国文学界广泛关注。
冯毅之幸遇恩师胡也频革命中开启新文学创作
冯毅之,1908年生于益都县(今青州市)长秋村。1921年考入益都县高等小学,1928年毕业于山东第十中学(现为青州一中),次年考入济南市高中。幸运的是,就在这一年,胡也频、楚图南到校任教,还是班级主任。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冯毅之懂得了马列主义,知道了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救中国。1930年夏天,因他们参加革命运动,激怒了国民党统治者,要把他们逮捕入狱,幸而事先得知消息,冯毅之和胡也频、丁玲夫妇逃亡上海,楚图南逃亡东北。冯毅之到上海后参加了“左联”,还参加了“左联”“社联”举办的短期创作学习班,在冯雪峰、鲁迅、茅盾、夏衍、潘汉年等先生的教导下,对革命理论和文艺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当年10月,冯毅之去北平,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北平“左联”,在三人小组中任组织部部长。其间开始学习写作,曾写过《洋车夫日记》,短篇小说《日月星》《母与子》及《悼胡也频老师》等不少诗作,从此奠定了从事革命和文学事业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冯毅之到家乡组织游击队,后任八路军四支队营长、益都县县大队队长、县长。其间写了大量诗歌,在日本投降后以《怒火与炮火》为名结集出版。1942年冬,侵华日军以飞机大炮、重兵对益都县近邻淄水上游马鞍山地区扫荡两昼夜。冯毅之和他的战友、亲人在守卫战中,宁死不屈,在死难者中,有他的父亲、妹妹、爱人和三个孩子。战后,冯毅之擦干眼泪,写下了《马鞍山组诗三首》等诸多诗篇。其中《思亲泪》写道:“父亲苍颜白发,妹妹妙龄青春/爱人忠顺温存,孩子活泼天真/我们决不做俘虏/粉身碎骨碧血淋”“民族解放史用血写成/悲痛泪水令敌人高兴/我回到房中合上眼睛/四处传来报晓的鸡鸣。”诗人面对亲人的罹难,不是用眼泪祭扫亡灵,而是以更勇敢的战斗迎接胜利的曙光,这是何等坚强的革命战士情怀。读着《我的孩子》,更让人止不住泪水:“你们渴望成长不愿死亡/千万被杀害者又何尝两样/也不要埋怨送你们到山上/战争年代哪有安全的地方//我的孩子,瞑目吧/爸爸要握紧枪和笔/笔写下这血海深仇/枪要敌人头碎血流。”老一辈革命战士就是用鲜血和生命写诗。
解放战争期间,他任过青州市市长、鲁中文协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省直机关工作,先后任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山东省文化局局长兼党组书记、山东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仍坚持写作,写了《解放战争日记》,出版了诗集《苦难与快乐》。1958年“整风补课”时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平反后出任山东艺术学院院长,1983年离休。1999年出版诗文集《风雨沧桑一百年》。冯毅之是青州新文学的开启者和奠基人。
郝湘榛遭百般磨难成为乡土文学大家
1929年,郝湘榛出生于益都县高墓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毕业于昌乐师范,先后任教于尧沟、郑母完小。那时他就常有文章发表于报刊,还编一些小戏剧、快板之类的文艺材料,在集市、街头演出。郝湘榛常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们朗读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他朗读起来绘声绘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那时的郑母属益临县,是当时的县政府所在地。1952年6月,益临县撤销,郝湘榛被调到临朐县文化馆,直到离休。
郝湘榛的一生有过短暂的辉煌,更多的则是坎坷与不幸。1952年,年仅23岁的他出席了由王统照主持的山东省文学创作会,1953年至1955年短短3年间,相继出版了《王家湾》《一个家庭的变迁》《方向》三部小说,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山东文学界独具一格专写农村题材的乡土作家,他在省文联成立大会上被推举为省文联委员。
正当他对创作充满信心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他头上: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所受的屈辱,他并没有消沉,依然偷偷创作。“文革”期间,他创作的快板剧《半边天》和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风靡全国,与那时的几部样板戏电影“等量齐观”。“半边天”作为专用名词首次被收进《现代汉语大辞典》,成为妇女们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