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郭宅街两商人创办面粉厂,至今仍存续

      工商业知名人士王振方、王麟书做厂商时,两人定居的宅院位于南巷子北口附近地带的郭宅街路南。1940年,由两人发起,潍县大来面粉厂得以成功创办,并一直存续至今,为现在的潍坊风筝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大来面粉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解放初相关情况的记载较为系统,而他们二人在郭宅街的这处宅院,除了大致位置,未见其他记载。

  放弃经商,干实业创办大来面粉厂

  王振方,字义山。王麟书,字子玉。两人原籍都为当时的潍县第六区牛埠镇牛埠村(现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辖区内)。后在潍县城厢一带做工商实业时,两人在南巷子北口附近地带、郭宅街路南的一处宅院内定居。

  王振方早年家境贫寒。他开始经商做买卖,起自给村里打火烧的商家推磨、罗面,那时他只有十几岁。后来他离开村子经商闯荡,但勤俭节约的农民本色不改。他善于精打细算做谋划,而且待人宽厚。王麟书年轻时就为商家所雇用,还曾去过印度、阿根廷等国家经商,见多识广。两人合作经商多年,七七事变前就共同开设着一家纱布庄,字号为阜聚怡。

  日寇侵占潍县后,阜聚怡的纱布生意逐渐萧条。1940年春,王振方与王麟书开始酝酿放弃经商,改为开办工厂做实业。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和反复磋商,他们认定兴办面粉厂有良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为解决厂址、厂房问题,善于谋划的王振方找到了自己的亲戚于萱昶。于萱昶,字树堂,原籍是当时的潍县第六区南辛阜乡大东庄(现位于寒亭区朱里街道辖区内)。于萱昶在当时的潍县东关大街(现奎文区东风东街一带)拥有的一处房产适合创业办厂。经过协商,他不但同意将该处的62间房屋出租作为厂区,还参与了投资办厂。三人共出资日伪联银券13万元。另外,乾聚纱布号的邢乐亭、于兰祥,染厂的于兆吉等人也出资3万元。股东们协商确定厂名为大来面粉厂,由持股人王振方担任经理,王麟书、于萱昶担任副经理,并确定1万元为一股,厂子盈利后按股份多少分红。

  这样,大来面粉厂就成为参股合资性质的私营工厂,王振方、王麟书、于萱昶三人既是股份持有人,又是运营负责人。厂子筹建很顺利,到了1940年的秋季,大来面粉厂开始试车,同年冬天投产。

  “三驾马车”,各自分工厂子运转良好

  王振方与王麟书有多年合作经商的经历,与于萱昶是亲戚关系。三人在大来面粉厂的筹建和生产经营中按照各自的特长,自然形成了分工,王振方主抓生产调度,王麟书负责对外联络,于萱昶管理杂务,为厂子运转不可或缺的“三驾马车”,持续了良好的协作。

  厂子筹备时期,王振方在亲朋好友的介绍、推荐下,招收了20名工人,4名勤杂工,6名负责采购、保管、销售、会计等事务的管理人员。他善于抓生产关键,为此还以月薪340斤小米的高薪,聘任王立成为技师。而他们三位经理的月薪为320斤小米。王立成原为青岛元聚铁工厂的技师。

  投产后,厂里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形成了经常性的质量检验制度,在生产环节形成两道质量关,一是由带班班长负责,随班检验;二是由技师负责,抽样检验。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机整改。有一次,由于平罗出了毛病,面粉色泽稍逊于平时。王振方当即决断,将近百袋面粉重新翻工过罗。

  建厂初期,产品品种为一、二、三等面粉,主要销售对象为本地饮食业户和居民。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振方主持,技师、技术工人参加,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技师王立成三下青岛,购置新的机器部件,经过三个月的改造和调试,生产出新品种特一粉、特二粉。特别是特二粉,色泽好,筋力大小适中,含水量低。进入市场,就受到饮食业户的普遍青睐,不仅在当地成了抢手货,而且还远销青岛、天津等地,供不应求。厂里因势利导,招收新工人,合理调配人员,增加班次。由熟练工人与新手搭配上岗,由白班、夜班两班生产改为三班生产,厂子也由原来的日产面粉110袋提高到240袋。

  筹备建厂时,王麟书负责购置设备。他依托潍县商人张子勤的关系人脉,联系到青岛元聚铁工厂,购置了整套生产设备,计有20吋单式钢磨5部、立式石磨1部、净麦机1套、四档平筛1部、平罗1部以及配套的升降机、漂粉机等,动力方面有40马力、30马力和20马力电动机共4部。生产设备购得后,他迅速安排运回潍县。生产厂家随即安排石风来、郭铭喜、王立成等技术人员前来安装,不到半年时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