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以后,厂子按生产需要增添设备,以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当时潍县城厢一带的用电由坊子发电厂供给。因发电量少,电力不足,三天两头停电,停电就停产。为此,厂里购进一部40马力卧式柴油机作动力。只要停电就开动柴油机,从而保证了正常生产。以后,又陆续添置20吋单式钢磨3部、割丝床1台、平筛1部、风罗1部以及洗麦机等新设备。
厂子开始筹建后,于萱昶牵头对自家租赁给厂里的房产,按照生产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整修。竣工后形成大厂房7间,计300平方米;大粮仓、面粉库32间,计800平方米,可存放粮食100万公斤;营业室、宿舍及储藏室等共23间,计440平方米的规模。
投产后,厂里把顾客视为座上宾,处处为他们着想,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凡购买两袋面粉以上或电话预购的顾客,立即派勤杂工送货上门,货到取钱。不赊账、无二价。对面食小摊主、老主顾有时给予适当让利照顾,也可以赊欠。
遭日寇和国民党顽八军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面粉厂两次陷入困境
大来面粉厂建厂初期,运营有条不紊,产销稳定,略有盈余。1942年,日寇设立粮食组合组,粮食成为统制品之一。
潍县城厢一带的城市经济在抗战前已经是自由市场经济,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自由买卖、自主配置。
日寇侵占潍县后不久,就成立专门机构干预和控制社会物资的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为侵华战争所用。随着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其直接统治下的潍县城厢一带,物资越来越匮乏。棉纱、原布、生铁、粮食、肥皂、食盐、火柴等城市经济、生活必需品都成为战略物资,时称统制品,都由日伪专设机构收购或配给。
受到日寇实行配给面粉的制约,大来面粉厂按照生产需求购进粮食就不可能了,厂子陷入生产时断时续的困境,只好裁人减薪,限制产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城乡畅通,大来面粉厂迎来新转机。厂子原来依靠在本地集市采购原料,这时开辟了新的采购渠道,从产麦区寿光、益都(现青州)、昌乐等县购进了大批优质小麦,价格虽比当地略高,但皮薄、色白、筋力大,出粉率高,从原料上夺得了优势,实现了购销两旺,月月赢利。
不料想,好景不长。1946年国民党顽八军进驻潍县。同年冬厂子被驻军列为军粮库,只能自营一半,加工一半。但加工军粮风险很大,经常运走面粉调不进粮食,成月拖延成为常态,甚至急用军粮时,军方不分青红皂白,厂子自营面粉也被强行运走。再加上苛捐杂税日益加重,致使厂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解放后历经公私合营,现已迁出原区域
1948年潍县解放时,被战火围困二十多天,饥饿不堪的七八十名居民拿着面瓢、布袋闯进厂里哄抢面粉。潍坊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闻讯,立即派部队到厂设岗,张贴布告约法三章,维持了秩序,保护了工厂。
大来面粉厂在潍县战役中没有受到大的战火破坏,生产设备完好,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整修七八天就重新开工。但不久后迫于自营原料不足,又一次停产。市里予以积极扶持,从益都、寿光等地调进粮食,供给厂子加工。当年麦收后,市粮油公司委托厂子代收公粮,厂子得以收存大量小麦,并及时加工生产大量的八一粉(100公斤小麦产出81公斤面粉),由市政府直接调拨,运往前线,支援济南、淮海等战役。此后,厂子以为公家加工粮食为主,自营份额约占20%到30%。
1955年,大来面粉厂参加潍坊市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公私合营,后来成为地方国营企业。
1966年,大来面粉厂由东风大街(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东关大街、现奎文区东风东街一带)迁址到潍坊火车站附近,更名为“潍坊东风面粉厂”,1983年又更名为“潍坊面粉厂”,为现在的潍坊风筝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1940年创办时,大来面粉厂的厂址笼统地记载为“潍县东关大街中段路北,位居工商业繁华地带,交通运输极为方便”。按此记载推断,该厂当时应位于后来的潍坊电表厂、齐鲁饭店一带,现东风东街的四平路李家街段所在的相关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