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郭王两宅院一带 后为一处办公大院(3)

  ◎相关链接

  明清拔贡生朝考合格可任官职

  郭恩言的功名为太学生。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的名称最早见诸记载于我国的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年)。晋代咸宁二年(276)始设国子学。当时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在后来的相关朝代里,国子学与太学或并立或单设。北齐(550—577年)时,国子学改称国子寺。到了隋代(581—618年),文帝以国子寺统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为教育最高管理机构;炀帝时,国子寺改称国子监,仍为教育最高管理机构。明清时期(清末朝廷设立学部以前),国子监为教育最高管理机构,兼具国子学职能。因而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人们在习惯上也称太学。获得在国子监就读资格的读书人称为监生,习惯上也称太学生。

  拔贡为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功名之一。清代科举制度中,获取生员(多为廪生)功名的读书人,可以继续通过科举考试合格后,选拔进入国子监读书,时称拔贡。廪生是生员的一种。生员即俗称的秀才,在地方官学(县学、州学、府学)科举考试中合格通过的读书人才能获取生员功名。生员在地方官学平时的考试中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可以享受地方官署廪粮补贴待遇,称为廪生。

  清初,六年拔贡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为十二年(即在逢“酉”的农历年份)拔贡一次。由各地(俗称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名额分配上一般是府学两名,州学和县学都是一名。可见,拔贡生、拔贡为监生(太学生)的一种,其出身多为秀才中的优秀人员。拔贡生合格通过朝考入选者,可以按照考试成绩,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地方学署官职。拔贡生没有合格通过朝考入选者,称为废贡。

  明清时期相关记载中,潍县不少拔贡在朝考合格后担任了相应的官职,也有不少拔贡获取该功名后,又通过科举考试获取了举人、进士等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