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剧刊》创刊。
余上沅《国剧运动》。
熊佛西
赵太侔等热爱戏剧的留学生,打算回国振兴国剧,在认真研究物料之后,赵太侔等开出了20万元的剧场建设预算,但在国家经济衰微、民生困苦的大环境下,这笔巨款难以筹措,因此剧院建设化为泡影。不过,作为国剧运动思想阵地的《剧刊》应运而生。赵太侔发表了三篇有分量的文章,得到了业内关注。
打算回国振兴戏剧
一心学习剧院建设
西方世界已有了很成熟的戏剧,中国的戏剧应该往何处去?有没有一种中国自己的戏剧呢?留学生们畅所欲言,苦思冥想,寻找着各种可能性。
他们谈起有着浓厚的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的爱尔兰戏剧。爱尔兰民族的戏剧独树一帜,并且提出了一个说法:爱尔兰人演爱尔兰人做的爱尔兰的戏剧。而爱尔兰民族文学的剧作家叶芝也成了他们讨论的焦点。一番深夜的彻谈,让他们坚定了回国搞戏剧的决心和信心。
那总得有一个说法吧,一群人想出了四个字“国剧运动”。就是要由中国人,用中国的舞台设计去表演中国戏,让中国人来看。这是对西方话剧的中国化革新。
一班人研讨得如火如荼,公寓里壁炉的火焰越烧越高。
至于国剧是什么具体概念,从赵太侔回国后的文章《国剧》可略知一二。
这是一篇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改革的宣言,他说到现在的艺术世界是反写实运动弥漫的时候,西方的艺术家正在那里拼命解脱,四面八方求救兵,在戏剧方面他们也在眼巴巴地向东方望着。由此他认为,中国旧的戏剧有可取之处,那就是程式化,应该绝对地保存。比如挥鞭如乘马,推敲似有门,叠椅为山,方布作车,四个兵可以代表一支人马,一回旋算是行走数千里路。这些都是旧剧本当中的动作表现,是有其价值的。
文章很长,连载两期,探讨了国剧理论,也研究舞台艺术,他的光影和布景就是经典的理论之作。
一起心一动念,真的是归心似箭的感觉了,而归国之前的赵太侔一行人忙得脚不沾地。
因为要动真的,回国搞戏剧需要知道的知识、了解的物料真的太多了。剧院有独特的建筑构造,对建筑是门外汉的他们不得不学一些剧场的建筑方法和要求。一所剧院在物料方面涉及的东西包罗万象,他们疯狂地逛市场,看颜料,看玻璃,找布料,看服装,认识电气,探寻珠宝,访问照相馆,了解石灰等建筑材料。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学习,询问调查,他们行色匆匆,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梦想的开始就是一个小剧院。踌躇满志的赵太侔、余上沅、闻一多殚精竭虑地筹划着,这个剧院应该是实验性的,最好选在北京,起草一个大纲是必要的。一开始是建设个小剧院,此后逐步建设北京艺术剧院,还要有演员、学校、博物馆、戏剧图书馆等等。这个大纲,他们一起起草,修改多次。
这个北京艺术剧院计划大纲后来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时间在1926年的9月。这是赵太侔国剧运动的总纲领。
经济衰微民生困苦 筹建剧院终成泡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要建设艺术剧院,首先要解决经费,一开始赵太侔雄心勃勃,但见了20万元的预算,个个咋舌,因为他的计划和希望很宏大,光剧场的建筑和设备就需要开销20万元。他预想,这些经费通过政府补助和商业入股就可以完成,如果演剧100次、演电影250次,就可以基本实现预期的收入,保障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