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领军山大夯实教育基业(2)

  著名的学者、社会各界名人也来了。章太炎、蔡元培、顾颉刚、竺可桢、冯友兰、杨杏佛、陶希圣等等名人纷纷走进山大,让学生们看到了书本以外更广阔的世界。

  山大的学术社团繁茂生长起来了,最出名的是刁斗文艺社和励学社,出版的《励学》受到学术界重视,并且为美国华盛顿图书馆订购。

  在山大,赵太侔做自己、干事业,心无旁骛,在校园里起舞弄清影,闲庭信步,活出了自己的性格、理想和形象。

  他主张大学要培养通才,1932年将文理两院合并为文理学院;主张学生要来自各地,来源越广收获越大;他重视体育,要求每日必有一小时课外活动,体育不及格不毕业;他搞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给教授们充分的权力,发挥积极性;他压缩合并部门,让管理队伍精干高效,1934年—1935年期间,山大下属有文理、工、农三个学院,却只有行政人员38人;赵太侔对院系负责人的聘用,可谓专家型团队,文理学院院长用了文理兼通的黄际遇教授,外文系有文学家梁实秋、戏剧家洪深等担任;物理系由物理学家王恒守担任。他从严治校,从不妥协,严苛的“学分淘汰制”令学生们严格自律,否则退学、留级,处罚并非虚设。接近四成的淘汰率和严格的毕业考试制度,是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引导学子勤苦耐劳 朴俭静肃山东精神

  1934年8月,蔡元培应邀参加了国立山东大学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发表了演讲,其中说:“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不要忘了我们民族是到了应吃苦的时候了,许多同胞都正在吃苦,我们青年学子更应当保持着勤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地向前努力,才不辜负这优美的环境和这良好的设备。”

  赵太侔是蔡元培的学生,北京大学求学的经历,蔡元培一代教育家的风范精神深深影响了赵太侔。他对山东大学的打造,也有与北大异曲同工之感。

  而老舍曾经比喻国立山东大学的精神为“冬的精神”:

  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它的特色总多少与它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山大的精神是青岛的冬,“山东”二字可以用作朴俭静肃的象征。山大最带山东精神。这个精神使我们朴素,使我们能吃苦,使我们静默。即使我们真有乡下气,也是在矫正有钱有闲来此避暑的那种奢华与虚浮的摩登。

  朴素、吃苦、静默,这样的山大不就是赵太侔的样子?

  如同当年在美国,梁实秋《琵琶记》的剧本完成后,排演中没有人擅长布景和道具。风尘仆仆的赵太侔和余上沅,从纽约来到了波士顿。来到现场,赵太侔二话不说,不声不响抓起一把短锯子,就开始锯木头,他是要制造门窗。几天就完工。

  闻一多在他们来之前,特别致函梁实秋,提醒道赵太侔这个人是一个不太讲话的人,千万别误会。如今一见,果然如此。他行胜于言,他做了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