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明清时期设固堤巡检司

  

  乾隆《潍县志》所载固堤巡检俸禄及配备情况。

  乾隆《潍县志》所载固堤巡检署。

  固堤巡检司设于明代,当地百姓俗称其“固堤司衙”。固堤巡检司承担着社会治理、警务、御寇、巡盐、课税等政府职能,于1913年裁撤。原建筑物被毁无存,除了志书有记载,民间也流传着巡检司的故事。

  明代始设巡检司

  五百余年后裁撤

  固堤巡检司旧址位于老固堤街大十字口以东路北,西临兴化寺。在中国历史上,巡检司这一机构初创于元世祖时,具体到固堤巡检司,《潍县志稿》中记载为“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立固堤巡检司”,此后一直持续至1913年撤销。在民间,老百姓通常将固堤巡检司俗称为“固堤司衙”。

  在潍县地方志乘中,对固堤巡检司的人员配置及供给情况多有记载。如明万历《潍县志》载:“固堤店巡检司,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又,“固堤店巡检司,巡检一员,司吏一名”。清康熙《潍县志》载:“固堤店巡检,俸银叁拾壹两伍钱贰分。”又,“固堤店巡检司,巡检一员,司吏一名”。清乾隆《潍县志》载:“巡检署,在县东北四十里儒教乡固堤店。”又,“固堤店巡检,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皂隶二名,工食连闰银一十二两四钱;弓兵二十名,工食连闰银六十二两”。民国《潍县志稿》对明代固堤巡检司的兵防情况提及“固堤店巡检司,弓兵二十名”等等。

  机构虽小责任重大

  承担多项政府职能

  在明清两朝,巡检司并不是各州县必设机构,通常设置于远离州县治所的紧要之处,以承担社会治理、警务、御寇、巡盐、课税等政府职能。固堤店北濒渤海,地处交通要道,而潍北又盛产鱼盐,且离县治遥远,这使得地方政府在滨海与县署之间设置一处辅助机构成为必要。固堤巡检司应运而生。巡检司俨然就是一级小政府,承担的社会治理和管理功能还是挺大的。

  虽则如此,巡检司的行政级别却并不高,从现有资料看,巡检为从九品的官职。由于职卑位低,地方志乘中对他们的记载并不全面,《潍县志稿》中只开列了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共30人、计33任的简要情况。1913年,固堤巡检司被裁,后来衙署成为国民党政府基层自治机关办事机构所在地。此后战乱频仍,原建筑物亦最终被毁无存。

  巡检判决不公被告 百姓巧撰对联戏弄

  清末,朝纲不振,各级官员贪赃枉法行为时有发生。

  光绪年间,固堤近旁的流河村有个马匹经纪叫朱五。莱州守备军马管理处每年都要淘汰一批老马、病马,再派差役到各地山会上选购良马补充。有个差役每年都到固堤山会买马,后来就与朱五成了朋友。

  这一年,购马差役又在固堤山会前一天来到流河村朱五家商讨购马之事。中午,朱五设宴款待。那差役一路劳顿,喝下几杯便醉了。差役购马带的是银票,需先到钱庄换成铜钱。朱五见差役一时难醒,怕耽误了次日买马,便拿上他的银票去固堤街钱庄兑换。钱庄老板见朱五是初次兑银票,便心生歹念,将以往一张银票兑五百铜钱的比价,按四百铜钱兑给了朱五,还骗朱五说兑的是大钱。朱五回到家,差役已醒,朱五说银票已替他兑好。凭着多年的交情,差役并未清点铜钱。

  次日山会上,朱五陪差役选好了马,交付时差役发现铜钱不够,就问朱五咋回事。朱五说:“钱庄老板说给兑的大钱,一张银票抵四百铜钱。”但人家卖主并不认大钱,差役没办法,只好少买了几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