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青州与南燕故国

  

  自西晋末年愍帝(司马邺)开始,天下大乱。此后有许多少数民族先后拉起人马扯起大旗,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直搞得西晋王朝亡了,只好逃到长江以南做东晋。在这些民族中,最有影响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史称“五胡”。这五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和其他政权一起,史称“十六国”。
  十六国,历史一百三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当时,鲜卑在九州大地上建立的南燕国,在青州广固城立国,国号南燕。
  鲜卑慕容氏
  秦朝末年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用骑兵之计再次大破东胡。东胡部众离散,分批流亡,跑到鲜卑山,后来就称鲜卑。魏晋时的鲜卑族分为东部、北部、西部三大群落:慕容氏、宇文氏、段氏属东部鲜卑。魏晋初年,西部鲜卑两姓都居于阳山一带,此后逐渐沿贺兰山南下。至十六国时期,则盘居于陇右。后来前秦统一北方,两部自然成了前秦苻坚治下的臣民。鲜卑人逐渐被卷入了中原的政治漩涡中。
  由于慕容部走的是亲汉路线,在鲜卑诸部中汉化最早。本来鲜卑人的发型都是“髠头”,即像后来的满人一样,把头发剃掉一部分,但当时的汉代年轻人流行戴一种步摇冠,步摇冠便在慕容部推行开来,于是慕容鲜卑人仿效汉人,敛起头发,戴上冠巾。根据史学界的研究,“慕容”是该部落一个首领的名字,后人以慕容为氏,以示纪念。
  早期的慕容部落一直游牧于现在的内蒙古老哈河流域,直到曹魏初年,莫护跋当首领时,才迁入辽宁西部。那时的慕容部只是东部鲜卑里较弱小的部落。从莫护跋开始,慕容部落就向中原皇朝靠拢。因为慕容部跟随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有功,莫护跋被封为率义王,在辽西站住了脚。莫护跋后改称慕容跋,其子慕容木延跟随幽州刺史讨伐高丽,被封为左贤王、大都督。到了孙子慕容涉归这一代,又因为保卫柳城而被授予鲜卑单于名号。
  慕容部落获取辽东后,一跃成为了东部鲜卑中最强的势力。为了让东晋朝承认自己对辽东的统治权,慕容涉归之子慕容廆派裴嶷出使建康。
  尽管慕容部早就奉行了汉化路线,但长久以来,他们在帝室帝胄、江南士族眼中,野蛮的形象是根深蒂固的。而学识渊博、言谈睿智的裴嶷却征服了东晋士人的心,更得到晋元帝的肯定。成功出使的裴嶷,带回了元帝的旨意:封慕容廆为安北将军、平州刺史。
  九州大地上的“移动城堡”
  慕容部落从定居到崛起,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鲜卑中的小部落跃升为东北边疆的新霸主,为入主中原打下了根基。
  晋永和六年(350年)二月,慕容部落的“战神”慕容霸领兵两万,占安乐。派偏将出居庸关,自己亲率大军以慕容恪为前锋,开山越岭,直奔幽州。慕容鲜卑兴起于辽西塞外,历经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至此,终于入主中原,成了与前秦、东晋鼎足而三的北方政权。
  慕容德称帝广固城
  青州山川险峻,“左有负海之饶,右有山河之固”,是个易于割据称王的地方。晋末大乱之时,曹嶷曾居此与石勒相抗。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正月,慕容军顺利渡过黄河。东晋段龛率兵三万抵御慕容,双方在淄水旁大战,段龛军溃败,逃回广固城,慕容军乘胜围城。段龛是东晋的镇北将军,他向东晋告急,当东晋的徐州刺史荀羡带军队抵达琅琊(今临沂),却因畏惧慕容兵威而顿足不前,造成广固城丢失。
  广固城位于青州尧王山西南三里,今窑头村以南,杜家庄以北,大郇村以东,占地约30万平方米,是历史上青州刺史曹嶷见临淄城不便据守而在尧王山之前建造的。《齐记》记载:晋永嘉五年(311年),刺史曹嶷所筑。城内大涧甚广,故曰“广固”。曹嶷把青州、齐郡、临淄三级治所迁入广固城,使之成为海岱之间最广大的都会。因此,广固城取代临淄城成为青州治所。广固城依山傍水,扼制要冲。西靠崇山峻岭,北控广袤千里沃野,东瞰山水相连的胶东半岛,南制通向淮沂交通要道。政治上便于施行政令,经济上便于交流开放。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鲜卑贵族慕容德横扫东晋在青州的势力,攻陷广固城之后,凭借此城建立南燕国,并称帝于此。青州广固城成为南北朝时期的一国之都。慕容德、慕容超叔侄相继为帝,南燕国国祚衰薄,只延续了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