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政策 > 正文

文人雅士 云集陋室

郭麐“听渏山房”原址今貌

陈介祺雕像

  郭麐的隐居生涯击中了文人雅士的某种心境,四方文友多来杨峡别墅,诗柬往来,即景抒怀。潍县“茂才”张昭潜为“听渏亭”写下长达几百字的记文;潍县高士、郭麐挚友韩秀岐来此,二人把酒倾怀,郭麐当即写下了《贫交引赠韩息舟》长歌;陈大花翎、金石大家陈介祺与郭麐成为“忘年交”文字知己。

  四方文友流连别墅

  张昭潜亦写文抒志

  建亭渏上,埋首荒村。也许,郭麐这种“开径望三”的隐居生涯击中了文人雅士的某种心境,抑或是借他人诗酒以浇自己心中块垒,四方文友多来杨峡别墅寻访,流连忘返,诗柬往来,即景抒怀,还有来自主人做过幕客的夔州境内的朋友。

  诸城诗人王叔甸几次探寻,屡有即景诗作。潍县王之翰、王石经等一代名士亦多有诗文描写。正如郭麐自己记述:“几良师益友诗文相赠。”其中,长州一陶姓文友写下“渏水从君得”诗句,以郭麐首先发现大于河古名“渏水”,赞誉郭氏治学的孜孜不倦。潍县“茂才”张昭潜为“听渏亭”写下了长达几百字的记文。文中以渏水借题发挥,慨然抒志:“区区一渏,以为河汉江湖可,以为蜀道流泉、匡庐飞瀑可,即以为天风海涛亦无不可。子嘉倾耳而会于心,抱膝长吟之余,吾知其悠然远矣。”

  张昭潜,字次陶,潍县城里人,《潍县志稿》有传,文才横溢,省域内重大碑记文稿多出其手,曾主讲多处著名书院。然而,科场蹭蹬,平生仅为“茂才”贡生,从某种心境上说,与郭麐同气相求。所作记文正中主人怀抱,郭麐手自抄写后,珍惜地挂贴于春韭园后面的“听渏亭”壁上。

  把酒倾怀抒豪情

  长歌相赠韩息舟

  韩秀岐,潍县城里东关人,字西周。与郭麐同载入《潍县志稿·人物·高士》卷中。同郭麐一样,有着一段做幕客潇然返回故里的人生经历。其熟谙历史掌故,精擅铁笔篆刻,癖好古文字研究。为见到梦寐以求的《石鼓文》,长途跋涉,两次往返京师,费尽贫家银两,从此陷入一贫如洗境地。曾写下一首自嘲小诗:“自笑一裘当被披,夜来风雪冷难支。山妻为爱小儿女,寄语阿翁起少迟。”但其傲骨在项,索性改字“息舟”,闭门谢客。不登富贵之家门槛。名门望族,争相延请,这位“韩生”(郭麐语)绝不以艺术媚人,自持一恒。并为此写下了《衣带铭》:“此带此带,约束勿懈。微独束余一身,并贻后世子孙。”同治十年(1871),陈介祺夫人李氏撒手人寰,59岁的陈介祺悲痛不已,找人铸起厚铜板,盖上夫人墓穴。铜上铭文须找一高手篆刻,有人举荐了韩秀岐。

  韩秀岐却迟迟不至。其东关圩住所与陈家只有一河之隔,竟如同天涯。几番周折后,找来昌乐一位叫阎雨帆的人从中托求,韩秀岐才出现在陈家。到来之后,直奔近前,力透铜背,刻罢大汗淋漓,未踏进客厅半步,扬长而去。陈家备以重礼,送来“蜗居”,答应请其再到陈宅,赠送田亩周济贫穷。韩秀岐一揖长谢,无语送客。哀伤中的陈介祺大为感慨,夫人丧仪结束后,挥毫写下了“踽凉齐饿者 俎豆古遗民”一副对联相赠。

  相同的人生,相同的傲骨,使郭麐与韩秀岐结为了挚友。一次,韩秀岐过访杨峡别墅,把酒倾怀,郭麐诗情豪发,当即写下了《贫交引赠韩息舟》长歌,慨慷吟唱:“归来依旧贫如常,策骞过我橐驼庄。同是依人中道弃,酒酣击筑歌慨慷。”“文章道义相切磋,太行可移交不变。”“吁嗟哉!浮世悠悠谁是耐久交,乘马戴笠不相抛。不相抛,得一韩生亦足豪!”

  借鉴“先君子”君佐公旧事,平时极少饮酒,也许,这是郭麐平生少见的一次酒酣大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