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永忠介绍铁器制作技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摄 |
|
|
“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这是当年潍坊手工业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其中,红炉锻制技艺在潍坊传承已久,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是主要的创始发源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红炉锻制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化发展,建设可持续性新型社区,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在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东上虞社区不断挖掘、保护、传承红炉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红炉精神”,探索实践“四融四态”建设模式,有效激活了历史文化基因,使非遗从单纯性、概念化保护向社区化、生活化、平台化发展,为社区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和空间。
最红火时村里人家十之八九都打铁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手工艺项目丰富多彩,是历史上全国有名的手工业城市,曾有“南苏州、北潍县”之说。历史上的东上虞位于老潍县城郊,村民多以农忙耕种农闲打铁为生,是闻名乡里的铁匠村,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为城乡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积极贡献。
“上世纪60年代,村里人家十之八九从事打铁行业。我们家兄弟4个,有3个干铁匠。”今年72岁的潘永忠告诉记者,他10岁左右便跟随父亲打铁,先从帮忙拉风箱开始,十三四岁便能独当一面。
潘永忠说,锻制的铁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件货,比如锄头、铁锹等小农具;二类是斤货,比如马掌、耙子;三类是条货,比如栓牲口的铁链子等;四类是车马挽具,比如辔头等。条货一个人就能干,而斤货和件货需要二三个人一起干。当年最红火的时候,村里的铁器远销外省,省内主要销往烟台、青岛等地。
打铁还需自身硬。看似简单的体力活,其实里面有很多学问。“焙火锻接工序是红炉锻制技艺人的关键和精华,一个步骤做不好,就会影响下一环节,必须眼疾手快,一旦错过火候,打制的铁具就要重新烧制。”潘永忠说,半成品在炉中焙烧,用风箱催火烧至红白色临近融化,目测到出现金属火星飞溅时,迅速出炉,在砧子上以熟练的手法迅速锻打成形,此俗称熟环子,主要在于红炉艺人凭借丰富的经验、独道的眼力、熟练的手法技艺来决定成败。出炉的火候,早也不行,晚也不行,这就是经验、手艺的关键体现。
如今,年逾古稀的潘永忠早已不靠打铁过日子,村里同时代的打铁匠还有三四十人。但他们会时不时到红炉锻制技艺传习所过一把“铁匠瘾”,只为把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尽一份力量。
举办红炉文化节传承“红炉精神”
6月26日,第四届潍坊(东上虞)红炉文化节开幕。与此同时,东上虞红炉文化艺术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奎文区帝景苑小区南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上下两层。一层由红炉锻制技艺传习所、东上虞手工艺合作社、木雕专业委员会、核雕研发中心组成;二层为红炉文化展示区,由追忆时空、锤炼春秋、锻造精神、创新未来四大板块组成,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