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部署,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全省62家入选,我市奎文区、寒亭区、高密市姜庄镇、青州市王府街道四地榜上有名。
“民间文化艺术是一块肥沃的土壤、珍贵的宝库,也是一眼取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苗庆安介绍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而设立的文化惠民项目。随着项目的积极推进,我市精心培育的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深入挖掘和盘活各地优秀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动经济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民间文艺
增强文化自信
“与南方橄榄核雕刻不同,潍坊核雕的材质是桃核。桃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潍坊人喜欢选取吉祥题材的核雕佩戴和把玩,期盼美好的意愿能够实现,精神的寄托为潍坊核雕赋予了社会意义。”说起潍坊核雕工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山东省首批民间艺术大师王绪德言谈中充满自豪和骄傲。
我市民间文艺发展的群众基础深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传统民间文艺的繁荣复苏也提振着潍坊人民的文化自信。
每年春节期间,寒亭区都组织年画艺人创作印制春节主题年画,开展“年画重回春节”主题活动,年画艺人和年画爱好者走进社区、村庄为群众送年画。张贴在门廊上、灶台前的喜庆饱满、颜色鲜艳的年画一下子激起了人们关于童年、关于年味的回忆,“过我们的节日,讲我们的故事”,文化的共鸣汇聚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参与热情。
“这些文艺活动的参与者、主体是普通百姓,而百姓们陶醉其中的,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寒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韩申军说:“风筝、年画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演示了乡村的芳华,展现了新时代的农村文化自信。”
青州市王府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书画艺术等各种文化源远流长、交融发展。以打造兼容并蓄、高低互补、流派纷呈、开放包容的中国书画之乡为目标,王府街道深入发掘和盘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各类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常年举办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农民书画培训班,让高雅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让书画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书画文化的浸润大大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精神风貌,“放下锄头绘丹青”已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文化人,寓教于乐。伴随着书画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大众文化刚性需求得以满足的获得感和文化自信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