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人文潍坊 | 诸城隋氏两姐妹(12)



◎相关链接

秦德纯

  秦德纯,字绍文,生于1893年,山东沂水县后埠东村人。早年入济南陆军小学,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北京陆军大学,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历任团长、旅长、师长、集团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次长、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北平市长,还当过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他于“七七事变”前夕,忍辱负重,与日本人周旋,身处历史的漩涡最中心。

  1916年,秦德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济南、周村的部队中任教官等职。1919年正月,他在济南结婚,妻子孙挹清是济南黑虎泉高等小学的校长。这年夏天,北京陆军大学开始招生,秦德纯所在的部队中有上百人报考,名额却只有两个,他还是考上了。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根据北京陆军大学规定,如果战争爆发,学生要回原来所在部队。秦德纯所在的师为皖系,师长眼看大势已去,为给国家保存力量,便向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投降。吴佩孚命令他们缴枪,秦德纯说“我又没学过缴枪”,就又回陆军大学了。毕业前,秦德纯曾受邀赴孙传芳处,却又被孙派去东北与张作霖沟通感情。到沈阳后,秦德纯就住在张作霖的手下张宗昌家。

  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秦德纯被孙传芳调往河南,在王为蔚部任职。他与王为蔚一起,先后与冯玉祥部下军队交战,后来也独自带兵与奉系对阵。后来在驻马店,秦德纯率军参加国民革命军,加入北伐行列。

  在“七七事变”前后,秦德纯一直是中方与日本斡旋的核心人物。因为蒋介石的密令,他不能和日本人直接翻脸,曾被气得当场吐血。当日军进攻宛平城时,也是他命令中国守军开枪还击,在卢沟桥展开激战。

  秦德纯任北平市市长时,反对日军武力毁城,对保护北京文物古迹贡献巨大。他受过非常良好的军事教育,他由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到陆军大学,一层未缺。他学问好,能力也好,尤其是一派儒者风度,使人激赏,颇得全军将士的敬重。

  秦德纯还是一位对言论自由持宽容态度的政治人物。1936年夏季,胡适主办的《独立评论》因一篇批评冀、察当局的文章被宋哲元叫停。秦德纯当即表示反对,他对宋说:“这篇文章是春秋责备贤者的意思,并没有谩骂与污蔑,不应叫他们停刊,这种处置实在重了一点……”后经秦德纯等人不断缓颊,《独立评论》终以复刊。

  日本战败投降后,同盟国在东京审判战犯,秦德纯也作为证人参加。

  1948年10月,他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1949年1月又兼青岛市市长。

宋哲元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省武定府乐陵县(今山东省乐陵市)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陆军一级上将。

  宋哲元幼年家贫,刻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军,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25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1924年,参加北京政变,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25年秋改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还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枪。
  1940年4月5日,宋哲元以中风不语病逝,葬于绵阳附近的富乐山,享年56岁。

奔赴延安培养革命者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