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人文潍坊 | 诸城隋氏两姐妹(2)



  

阻挡清兵反攻300余人牺牲 隋家老小掩护革命者撤离

  正在革命运动准备向外扩展的时候,清知县吴埙和神甫顾思德勾结,侦察得知民军枪械不足,人力不多,遂电请沂州巡防营出兵,反攻诸城。

  1912年2月10日夜,清兵攻城,城内军民奋勇抵抗,终因众寡悬殊,力不能支。2月11日,清兵入城,焚杀掳掠,凡剪掉辫子的人均被杀害,计有300余人壮烈牺牲。

  当清兵焚烧县署及高等小学,在全县烧杀掳掠之时,同盟会员有的在城内觅地藏身,有的逃往外村亲友家暂避。隋理堂家成为不少革命者的藏身处。这些也对隋焕东、隋灵璧两姐妹早期革命思想产生了影响。

  隋灵璧回忆,诸城独立失败后,不少同盟会员逃到她家。他们头上戴着假辫子(为防清兵捕捉),身上穿着清朝的长袍马褂,关闭好大门,便摘下带有假辨子的小帽垫,脱去外衣,内着圆领长衫,在炕上盘腿而坐,说:“还我汉时装。”他们纵情谈论,谈到激昂处,慷慨流涕,引吭高歌:“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怜,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史读之心寒。我唱爱国歌,爱我同种非爱它,怎奈何,四万万人多睡魔,好男子,切莫蹉跎……”这些人在隋理堂家住了一段日子,隋理堂便找村里可靠的农民,在夜间用小木轮车送到高密蔡家庄上火车,为防止高密车站有清兵检查,蔡家庄也有同盟会员进行接应。

  革命党人藏匿于隋理堂家中的这段时间里,全家老小一起完成了掩护他们撤离的任务。这些革命党人的正义行动和革命激情也深深地打动了姐妹俩,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为日后参加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幼的隋灵壁更是将他们吸过的老刀牌香烟盒上那个持刀挺立的勇士像,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墙上。每当看到勇士像,就仿佛看到了那些勇敢的革命党人。

带领本族人改旧革新 隋理堂腾房创办学校

  隋理堂积极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还非常重视教育。他带领本族人进行改革,如推倒土地庙破除迷信,人死后废除烧纸、焚香、磕头,这些举动遭到村中封建势力的反对和仇恨。隋理堂在本村对族中子弟进行教育工作,将祠堂所有祖宗牌位加以集中,腾出房舍,正式成立男校一所,并把自己房子的三间成立女校。此时隋焕东已去济南女师就读,隋灵璧成为村中女校第一批学生。同时,隋理堂劝告女孩子不缠足或放足,男的一律剪去辫子,未过门媳妇出嫁前一律要先放足。废除跪拜,行鞠躬礼,废除旧历年,改行新历,废除贴门神,换新对联。隋理堂家大门贴的对联是“文明进化,世界大同”。废除腊月廿三辞灶习俗,隋理堂作诗道:“廿三辞却灶王爷,初七才能接到家。为何旧历除夕夜,又烧纸马供香花?”

  为了改革旧习俗,在新历年,各家男性无论老幼都集中在祠堂祭祖。将祖宗牌位请出来摆列在院内桌上,族人按长幼次序排列在桌前,将各家买的鞭炮结成长串,挂在高大树上。然后由一人赞礼,向祖宗行三鞠躬礼,同时燃放鞭炮。一时鞭炮竞鸣,焰花飞腾,加之儿童的欢呼声,大家共庆新年,热闹异常,共享改革旧习俗的快乐。

  旧俗过年时允许青年作些娱乐活动,包括耍牌赌钱等等,隋理堂为杜绝这些不良习惯,便引导青年在这期间,互相作诗唱和。在除夕之夜,有个夜校农民,作了一首诗送给隋理堂,他贴在大门上征求和诗,族中诸兄姊均有和诗,都写在一个长纸卷上。诗的原韵是:年、阑、寒,隋灵璧那时已十五岁,在济南女师读书,也和了一首:“爆竹声中除旧年,供馔回时夜已阑。只顾梳妆齐拜节,凌晨忘却五更寒。”大家雅俗共赏,喜气洋洋,一派思想解放的新气象。

  1914年,隋理堂加入中华革命党,仍致力于创办学校,宣传新文化,启迪民智,为革命培养新秀。隋理堂最爱惜青年,奖掖后进,除鼓励女儿以及本族青年学习前进外,对本县青年亦推奖不遗余力。革命烈士路友于、作家王统照都尊之为师。作家陶钝幼年时亦受到隋理堂的鼓励,始从农村外出求学,而成为后来文艺界的老战士。同时他千方百计让本族子侄辈受到高等教育。上世纪初,隋理堂宗族的青年在济南求学的就有八人之多,在大学及中专受教育的有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