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朱复戡(1900.9-1989.11),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40岁后更名起,字复戡。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上世纪60年代由上海迁居山东济南、泰安,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返寓上海。当代著名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和画家。朱复戡先生师事吴昌硕,与冯君木、郑孝胥、罗振玉、康有为、方介堪、刘海粟等过从甚密,获益良多。他毕生崇尚清代金石学宗师陈介祺学术思想,一刻不停地在艺术悬崖峭壁上披荆斩棘,奋力攀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朱复戡先生既天资聪慧又博识覃思。为研艺理,他宵旰夜寐,夜以继日,上穷商周秦汉魏晋,下逮隋唐宋元明清,于艺术真可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无论金石书画,古文诗词,青铜古玉,无不精详。他对青铜四大国宝《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大盂鼎》都作过精深的研究,对古陶文、籀文、砖瓦文、秦汉简牍的研究亦有一家之见。与一代金石学宗师陈介祺的金石思想和艺术精神一脉相承,周总理和吴昌硕都曾给予他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