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让非遗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在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以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传承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体现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大公无私、先人后己、重情守信、恪尽职守、和谐友善、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精神品格,不仅在推进乡村治理、增强社区凝聚力、维系邻里和睦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要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凝结和绵延中华民族精神。中华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标识,在培育民族性格、丰富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