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从文化遗产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3)

  四、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历史风云之际,天南海北之间,各色人员交往、南北文化交流、多元民族交融于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留下了包容天人合一理念、南北地域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多彩呈现、多元宗教和平共处的各种文化遗产。天坛(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传统宇宙观、自然观和政治观在坛庙建筑上的突出代表。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则融合了包括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江南造园艺术和蒙藏民族建筑风格的精粹要素,体现了清代皇帝南巡北狩的雄浑与包容。

  多元宗教在中国和平共处,尤其以从印度经由西域传入中国的佛教为代表,在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均为世界文化遗产)等一系列佛教石窟实证了佛教日益中国化的历史面貌。而佛教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道教的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也在中华大地上与儒家建筑比足而立,体现了“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儒释道共存共生理念。

  五、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汉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交往就通过丝绸、茶叶、瓷器等重要商品贸易而形成绵延万里的文化线路。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世界文化遗产)借由中国特色、国际热销的丝绸作为载体,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诸国进而连接西亚与欧洲,其中张骞墓见证了博望侯张骞凿通西域连接丝绸之路的不懈努力。沿着“丝路”往来于道路的,有来自各国的使节和商旅,在中华大地与其所连接的远方国度留下了诸多国际交往遗产。

  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的和平态度展露无遗。“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记录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笔下的一座“光明之城”,而元上都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同样经由马可?波罗的记载而在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笔下写就十四行诗而被传唱为整个欧洲如梦中天国般向往的“仙那度”。在中西初识的大时代,澳门历史城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大航海时代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沿海的第一站,并带来西洋钢琴、自鸣钟与西方科技文明的历史时刻。近代的中西交流,在中西风格建筑上典型体现在厦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而混杂着希腊罗马建筑式样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侨胞“下南洋”建设异乡并将辛苦挣下的钱款汇寄回乡的数量众多的书信“侨批档案”(世界记忆遗产),都是中国沿海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连接的特殊见证。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中华大地上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并且通过人际与族际的和平交往、国际的交流互鉴,而衍生出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在东、西方具有典型性的日常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