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学习时报组织系列文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重要元素进行阐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道”“德”二字。“志于道”的文化精髓是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关键,明德弘道的圣贤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保证了以文化人的效果,展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志于道,据于德”的文化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纲领性概括。这里的“道”,就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作为终极旨归意义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中国古人那里,学习一切技艺,从事一切职业,都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为道的途径、得道的方法。“得道之人”在不同学派也有不同称呼,在《周易》中称为大人,在儒家称为圣贤,在道家称为真人,等等。
  得道之人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所不知,即“全知”。这就决定了求道的方法与求学、求知的方法不同。老子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得道之人正是通过无知、无为的方式达到了无所不知、无所不为。而在求知、求学的过程中,即使知识再丰富,但只要有知,就会有所不知,就不可能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而圣人用心如镜,其“无知”的心境,犹如镜子一般光明洁净,本身没有任何图像,但谁来都可呈现其相。镜子起作用所达到的状态就是“无所不知”,而其自身仍保持一尘不染(无知),寂而常照,照而恒寂。这说明,求“道”开启的是自性的光明智慧,即《大学》中所讲的“明明德”。这种自性明德是人去除思虑后达到的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来如是的境界,而知识则是通过人的思维想象逻辑分析等设计而得来。古代修道之人通过“涤除玄览”“心斋”“坐忘”“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等方式成为得道之人。
  荀子说:“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些都是强调唯有顺应“道”来修身治国,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否则必然败亡。而“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常理恒常不变,而体现和落实这些常道的方法和形式,则可随时代发展而加以适当取舍和创新,这就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