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新文科视野中的文化遗产概念、类型及研究范式转换

引 言

新文科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产物,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否定传统文科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文科主要是指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经济、政治、艺术等学科。1623年,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二记载:“其小学曰文科有四种:一古贤名训,一各国史书,一各种诗文,一文章议论。”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记》记载:“其沿革科程详《图经》,大略分文科、理科、法科、医科、工科。”传统文科的各门类、各学科知识体系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科“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的形成为四大核心要素”。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种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已成立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正在推进高校新文科建设。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呼唤高等文科教育的改革创新。构建中国高等文科教育新格局、探索文科教育新模式,推动新文科视野中的学术研究范式转换势在必行。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应是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创新能力。下面以文化遗产研究为例,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学术转换。

一、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是在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考证,英语世界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源自拉丁文的“耕耘”(colo)一词,原意指照料土地、饲养动物等,包含了栽培、耕种之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化一词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借喻、隐喻衍生出照料人们生活的含义,如穿衣、装饰身体等,也衍生出了关心、关怀、敬神、培养人的道德与心智等含义。可见,文化最初的用法与现实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并不含有抽象的价值判断的意思,而是暗含着人类的活动,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区分,该词最初的含义就包括了“文化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意义。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泰勒认为文化是人类过去所创造之物的总和。这个定义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赞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就是文化的整体,其下包含一切人类行为和人工创造物。民族学家们早已认定了“文化”是本学科研究的对象,但对“文化”的定义却有很多种。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鲁伯(Alfred Louis Kroeber)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著有《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对文化概念进行专门探讨。书中梳理了从泰勒提出文化定义的1871年到1951年间的关于文化定义的各种文献,共收集了164个文化定义。文化的概念之众可见一斑。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宪纲、人们的观念和技艺、信仰和习俗。总之,文化都是部分由物质、部分由人群、部分由精神构成的庞大装置。”

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反思,文化定义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解释人类学的代表性人物格尔兹将文化界定为“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他认为人类学要做的不是建立什么演绎体系,而应当是一套解释体系,他写道:“我所采纳的文化的概念本质上属于符号学的文化概念,我与马克思·韦伯一样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因为认为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因此,在解释人类学的研究系统里,人类学家要揭示行为背后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