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浮烟山文化与阎循观

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南,有一泰沂山脉尾闾形成的山丘,当地称浮烟山,又名程符山。此山虽无崇峰岩崖之险峻,却不失绮丽之幽雅,苍茫雄浑,淳朴敦厚,风光秀美。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因其呈现灿烂的山左文化,在文人雅士的眼里,它是一幅以日月镌刻出的宏伟壮观的立体画卷,也是一本先贤儒士写就的春秋大书。
海岱绵延,文脉悠长。自古人文荟萃的潍坊大地,从东夷文化的发源到丰腴的齐文化,积淀了自身文化的厚重。泰山因历代帝王封禅文化独绝天下被誉为五岳独尊。宋太祖战韩通得胜钦封沂山为五镇之首。而泰沂尾闾浮烟山,以其深厚的麓台文化底蕴扬名齐鲁。
浮烟山所承载的文化,尤其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麓台文化”,震古烁今。岁月的洗礼,文士大儒的努力,让这里文风蔚然,凝聚成气。在秀美的自然风光中,留有众多文化遗迹。汉代丞相公孙弘故居、麓台书院、朴生泉、修贞观、南燕太子慕容超读书处等等,这一处处遗迹,就像浮烟山历史长河里的一颗颗宝石,熠熠生辉,光耀千秋。元代延祐左榜状元张起岩的《麓台秋月》碑文亦留建于此,其诗文“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可谓家喻户晓,流传甚广。
麓台,成了麓台文化的得力载体。《潍县志稿》载:“潍州北海县西南距城半舍地,有村曰望留,土风繁夥,地脉肥沃,亦州境之胜焉。有台拔出,名曰麓台,上有殿堂巍然,其来旧矣。其台周围景物清幽,非他处所及。巉巉而立者,台半之山也;澄澄而练净者,台下之泉也。虚檐峻宇,幽窗静户,适当乎山光水色之间,真天仙之攸宅,人间之胜概焉。”环境清幽,景色俱佳,自然是读书人所寻的僻静精研之所。
进一步挖掘史料,原来浮烟山地处古营丘、平寿、下密三个政治中心之间,故浮烟山自古以来就是山左北海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的宝山胜地。此地夏时为三寿古国,西汉为平寿县地,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北齐废平寿,并入下密县。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平寿县在潍州西南三十里,魏初为郡治,后改建为侯国,旧址就在今平寿村附近。
先平寿,后潍州。潍州是潍坊的古称,设于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郡治位于下密县,曾有“东莱首邑,北海名区”之称。流经此地的白浪河,无私地哺育了两岸的先民。站在浮烟山顶东南眺望,可俯瞰曾淹没于白浪河水库底的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此遗址的挖掘,特别是完整的“蛋壳陶杯”的出土,奠定了此地在龙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把潍坊的历史文化推进了四千余年。在浮烟山北去不远的寿光大仓村,不仅发现了仓颉墓、仓颉台、仓颉石室,还出土了二十八字的“仓颉鸟迹书”。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先生在《浮烟山区域文化概论》一文中言及:白浪河流域,从大汶口、龙山文化一直到三代秦汉魏晋,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浮烟山周近。
传说中的孟子望留游学,历史记载中的西汉公孙弘牧猪读书,无疑是为麓台文化点燃的星星之火。先贤们大概不会想到,从此开启了麓台文化的一场辉煌之旅。后来的麓台书院,成为麓台文化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主要场所。
书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有一千余年历史。历史上潍坊书院发达,明末以来,潍县人文蔚起,作为潍县最早的书院,麓台书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据记载,麓台书院是明万历四年(1576年)三朝重臣工部尚书刘应节归里后创办的,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制废止。一路走来,麓台书院以重教兴文为己任,培养了大批学子,不少人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平津幽栖处 王子读书声》一文中,孙敬明用抒情化的笔触写道:“麓台书院奠定基础,西涧草堂与程符精舍则是开拓建树,二百年间培养纯正之士何啻百千,诚乃山左教学育人之楷模。”
《程符山志》有这样的概述:浮烟山是一座齐学、儒学名山,其文脉始于商末周初时的姜尚。博学多闻的姜尚受封于齐国之地,他安抚四邦,博采众长,成为齐文化的创始人。相传孟子晚年时周游列国,曾到浮烟山东麓讲学,在望留村讲学的传说极盛。
另据《九域志》载:从西汉起,麓台开始修社、兴学。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的公孙弘,年轻时就曾在此牧猪、读书,终成一代名相。南燕太子慕容超也曾在此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