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浮烟山文化与阎循观(2)


麓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离不开来书院的教书讲学者,这其中不乏名流高士。其中,总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一代理学大儒阎循观,他为麓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明清时代,昌乐阎氏家族可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乃“北海名家,营陵著姓”,被誉为“一代尚书府,七世科第家”。从清康熙至嘉庆四朝,阎氏直系五代出七进士,且有一人官至工部尚书。昌乐阎氏与巴县刘氏、宜兴吴氏、仁和江氏并称“四大科举之家”。
阎循观,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师从昌乐滕纲,与前辈学者胶州法坤宏及同辈潍县韩梦周最为交好,并称“山左巨儒”。阎氏治学以程朱为宗,在文学、经学等领域均有一定建树,他在程符山的讲学活动也对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虽英年早逝,著作不多,但为儒林推重,其人其事在《清史稿》《清史列传》《清儒学案》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文学方面,阎循观私淑桐城派大师方苞,远宗韩愈、曾巩、归有光等,认同“文以载道”的观点,为文简淡醇厚,逻辑严密,大儒卢文弨曾对其文章大加赞赏。所作诗歌出自天然,清静冲和。由《西涧草堂集》和《西涧草堂诗集》可知其文学造诣。经学方面,阎循观一生沉潜义理,著有《尚书读记》和《春秋一得》,另在《困勉斋私记》中对《诗》《易》等也有涉及。循观治《尚书》,对字词章句有一定考证,并对文本进行了有意义的阐发。其治《春秋》,语言明白直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阐述。探讨阎循观的治学领域、治学方法,考论其生平轨迹、师承交游,进而在总结阎循观学术成就的基础上探索山东地区的理学风尚及背后成因,对推进、丰富这一时期的山左学术史甚至清代学术史研究大有裨益。
阎循观的好学源于家风之遗,其八世祖阎介石,以读书作为起家之本,立家之基。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阎介石以诗礼崛起,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被选拔为贡生,自此奠定了阎氏此后近三百年以科举兴家的基础。曾祖阎世绳,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殿试第三甲第三名考取进士,后来被皇上钦点,为当时的太子和四皇子讲学,成为雍正帝的老师。自此后阎家门第显赫,开启了科举兴家、人才辈出之路。祖父阎愉曾任工部主事,堂兄阎循琦曾任二品工部左侍郎。纵观昌乐阎氏六百年的家史,鸿儒满门,人才济济。除七名进士外,明清两朝,阎氏还考取举人22名,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贡生51名,以及秀才以上学子近200名,真正做到了诗礼传家,光耀门楣。阎家人把古时熟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作为家族文化的核心,积极践行着儒家思想,其后世子孙学识渊博,文学、理学领域成就卓越,家族声望日益提高,把学优则做官,为官则为国为民的理念做到了极致。
阎循观幼年时遭遇不幸,刚满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据。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母亲又因病离世。作为孝子的阎循观以“铺草苫,枕土块”为母亲吴氏守孝。孤身一人的他,后由官至宾州府知府的伯父阎廷佶抚养长大。好在他天资聪颖,读书博闻强记,而且刻苦勤奋,孜孜不倦。乾隆七年(1742年),阎循观十八岁时,山东秋试就考中举人,后讲学于麓台书院。他来到麓台书院后,“乃奉程、朱为宗”发奋攻读研习。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礼部在京举行会试,谙熟经史子集的阎循观在大家推举下参加了考试。其考卷深得阅卷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卢文弨的赏识,他发现阎循观的文章辞简淡醇,各阅卷官都赞叹不已,推举“堂当置第一”。然会试主司刘统勋(诸城人,刘墉之父)没有采纳。这次会试,阎循观虽然未中进士,但才华与名声已闻达京师。深受打击的阎循观一度无意科举,于是回到麓台书院,又开始了讲学生涯。
在阎循观的《西涧草堂集》中有这样的记载:浮烟山自明代刘应节建起麓台书院后,四方学子入山攻读。可见麓台书院在当时文化教育的地位已十分突出。在西涧草堂建成前,由于麓台书院倾圯而改在修贞观学习。为此,在阎循观倡议下,联合夏秦玉和修贞观的张道士一起募捐集资,修舍兴学,扩建书院。工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竣工。新建校舍南屋十间,东屋三间,西屋两间。张道士又把修贞观(今名“朝阳观”)的“讲经堂”五间借给书院使用,加上原有的校舍,可容学子百人以上。同时,又置学田数十亩,由师生自行耕种,“以农养学”,助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