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方山高德清风骨 —品明代昌乐知县于子仁勤廉为政之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昌乐县城东南有座并不算峻拔的山,因“其山横亘,顶平如砥,四望皆方”而得名方山。方山钟灵毓秀、矿产资源丰厚,姜太公初封齐都昌乐营丘后,曾预言“此地有宝,可福及子孙后代”,故又有“宝山”美名。《水经注》中有记载,方山是小丹河、桂河、大于河的发源地,三河环绕昌乐城池,潺湲北流,分别经寿光、潍城、寒亭等地汇入白浪河,一路承载着潍坊大地的风土民情奔向寥廓浩渺的渤海。
  方山西半坡,有一座被称为“一邑之胜”的方山庙,庙里供奉着身着朝服的“方山爷”,即明洪武年间昌乐知县于子仁。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七,自发到这里来祭拜的百姓络绎不绝,六百年来风雨无阻,经久不衰。
  在昌乐百姓的心中,这座山方方正正,犹如心中的圣坛。而一位地方官员被老百姓建庙供奉,甚至在民间故事、小说笔记中化为降妖伏魔的“山神”而被口口相传,可见此官深得民心!
  让我们循着方山打开的历史册页,一览“方山爷”于子仁流芳六百载的清廉政德。
  少年奇才积厚学
  翰林功成施抱负
  据《昌乐县志》《大清一统志》《武冈州志》记载,于子仁,元末明初人,字景安,湖广武冈州人(今湖南武冈),洪武十八年(1385年)考中进士,官放昌乐任县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任昌乐知县,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升任登州知府,晚年卸任后回到家乡终老。
  于子仁是明朝武冈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作为明初一代清官,于子仁自年少就显露出不凡的才气。
  小时候的于子仁跟着做木匠的父亲到州署做工,武冈知州白素见他聪明伶俐,便把他留在州署,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一次,白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州署附近劝农,看见农人正在水稻田里插秧,随口吟出一句“稻草缚秧翁抱子”,让孩子们对下联,这时正巧有个妇人提着一篮子竹笋过来,于子仁应声对出“竹篮载笋母携儿”,白素连连称赞对得妙。于子仁和白素儿子共读几年,很快熟读四书五经,涉猎诸子百家,继而立下志向,发奋科举入仕,学报社稷造福百姓。这几年的所学所识,为他后来勤勉为政打下坚实基础。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于子仁参加湖广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到应天府(现在的南京)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后参加由朱元璋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进士,列三甲26名,并授“庶吉士”。“庶吉士”是从科举考中的进士中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分派到承敕监、翰林院等部门,由皇帝选派教习学士一对一培养,是国家政治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
  洪武十八年,于子仁到参军府短暂学习后,被官放至昌乐担任县丞。明朝的县丞是知县的副手,正八品,主要职责是协助并监督知县的工作,涉及行政、财政、社会治理等多项事务。经历朝廷层层选拔,于子仁正式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于子仁在昌乐先后任县丞、知县共12个年头,始终心怀社稷、情系民生,伏虎镇邪、造福乡里,受到百姓的拥戴。
  百姓心中“方山爷”
  “伏虎打鬼”成美谈
  《大清一统志》记载,于子仁任职昌乐时有一项政绩为“驱虎患”。于子仁刚到昌乐时,人烟稀少,满目疮痍,周边常有恶虎出没,危害乡里,百姓人心惶惶、苦不堪言。于子仁便亲自带队日夜巡山,把恶虎出没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吓得恶虎不敢露头,逐渐消失踪影。
  此外,《青州府志》记载于子仁“初为县丞,明断不苛,每以经术饰吏事”。于子仁刚到昌乐时正值明朝初建、战乱初定,从外地移民到昌乐的百姓渐渐增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当地地主豪绅的强取豪夺、祸害百姓,甚如虎狼,又有随移民而来、到处流窜的地痞流氓寻衅闹事、欺压百姓,犹如恶鬼,老百姓不堪其扰,于子仁也是深恶痛绝。深思熟虑之后,于子仁决定采用“敲山震虎”的方式“伏虎”,他给县内一个领头的大地主写了一封文书,历数他一桩桩罪状,并表明态度:如若收手,既往不咎;如不收手,鱼死网破,何去何从,自行定夺。写好后,派捕快去送,并嘱咐无论大地主看完后做出何等反应,立即当面烧毁。大地主看了后果真气得暴跳如雷,把文书甩在捕快脸上,捕快不敢动声色,拾起文书就烧了,大地主感觉蹊跷,权衡利弊后,便跟随捕快来向于子仁谢罪,表示今后愿做善事将功折罪。最终,地主豪绅被于子仁的智谋和心胸所折服,逐渐收敛。而地痞流氓,因于子仁的正义和勇气而畏惧,不再祸害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