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方山高德清风骨 —品明代昌乐知县于子仁勤廉为政之德(2)


  于子仁敢于镇邪碰硬、为民除害的事迹,在百姓当中传开,而且越传越玄、越传越神,直至传为于子仁“伏虎”“打鬼”两个神话故事,令恶霸闻风丧胆、不敢造次,百姓闻之欢欣、奔走相告。其中,“伏虎”被写入多部明清小说,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杨仪所著的《高坡异纂》中,后见于明代冯梦龙的笔记小说《古今谭概》之《杖虎》篇,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赵城虎》篇也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演绎。
  于子仁在昌乐任县丞的六年,驱虎患、镇邪恶,逐渐理顺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百姓在昌乐这片土地上安居下来,《青州府志》称其“出政廉能,吏民畏服”。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也就是于子仁县丞任期届满的这一年,《昌乐县志》记载,老百姓自发推举德高望重的乡绅孙希孟等人赴京“诣阙保其廉能”。“诣阙”是朱元璋畅通民意的一种制度,百姓可以直接赴京向皇帝如实反映地方官员的情况,以供朝廷审视官吏并作出褒贬。孙希孟等人到南京,向朝廷表彰于子仁,称赞其廉洁能干,保举他是廉官、能官、好官。朱元璋听后大悦,召于子仁到南京,给予“赐金币升知县”奖励。当时的翰林院学士刘三吾还写了一首《送于子仁还知昌乐县》的诗表示祝贺,“新官旧县得重过,只为频年惠政多”,可见于子仁在昌乐务实惠民、勤廉从政的事迹已经在朝廷中广为流传。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据史料笔记《双槐岁钞》记载,于子仁升任知县后,原知县在考核评定时被查出不赈济灾民,应当获死罪,他就诬陷于子仁参与其中应该与他同罪,结果经青州府、大理寺等层层查明,于子仁曾经苦劝知县以百姓生死为重,开仓赈济,但是知县不听劝告才犯下死罪,于子仁不应获罪。皇帝听说之后,嘉奖于子仁是个清廉为民的好官。
  于子仁不畏强权赢得民心,又依靠清廉为民经受住考验,顺利升任知县,获得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更大舞台。
  八景诗写赤子情
  兴水劝农惠民生
  于子仁自小博学多才,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本就才华横溢。在昌乐任职期间,他走遍昌乐的山水、田野、村巷,行访民间疾苦、体验民生冷暖,写下了大量诗篇,寄托自己热爱治下山川、关心百姓疾苦的家国情怀。其中八首最为有名,后人称之为“昌乐八景诗”。
  细读八景诗,我们会发现民间生活的场景和意象比比皆是,诗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于子仁的百姓情怀、为政之德,一个“百姓知县”的形象跃然纸上。据《昌乐县续志·金石志》记载,于子仁所作“八景诗”,人们读后深为感动,都夸赞是难得的好诗,于是县衙安排石匠,把这八首诗刻在石头上,放置于县衙大门前供人参读,也使这八首诗得以流传至今。
  诗史为证,政德既显。《大清一统志》记载,于子仁升任知县后,在昌乐“有惠政”。他带领全县百姓栽桑种棉、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办教育、繁荣文化,一个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昌乐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明朝初年,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是空前的。为增加农民收入,朝廷号令百姓“民间但有隙地,皆令种植桑枣,或遇凶歉,可为衣食之助”。当时南方商贸比较发达,桑蚕、棉花等需求量大,而昌乐山岭丘地多,正适合发展桑、棉等经济作物。于子仁耐心做好种粮百姓的工作,大力推动种植桑、枣、棉花,经过几年的发展渐成规模。于子仁在所作《黄村黍熟》一诗中写道,“柴荆门下眠黄犬,桑枣园林晒绿蓑”,正是描绘了当时农业发展、百姓乐业的景象。直到上世纪90年代,种桑养蚕仍旧是当地百姓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
  发展农业还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当时昌乐境内主要的灌溉水源之一是桂河。桂河发源于方山北麓,历史上河道弯曲,旱涝不均使得百姓深受其苦,于子仁为此也十分忧心,他在《方水朝烟》诗中表达出这样的心情:“何人吸取池中水,噀与苍生洗旱愁。”诗中的方水就是方山池,位于方山庙大殿前面,据《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记载:“深可六七尺”“冬夏不溢不竭”。由于池水温度与地面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在晨光之中,经常见到缕缕雾气袅袅升起,清幽典雅,所以得名“方水朝烟”。面对如此美景,于子仁想到的却是受旱灾折磨的苍生,期盼“有谁来吸取池中的水,施惠给百姓,洗却干旱的愁肠”,字里行间彰显出深厚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