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方山高德清风骨 —品明代昌乐知县于子仁勤廉为政之德(3)


  于是,于子仁带领百姓疏通河道、畅通水流,深挖塘坝存水、构筑河堤蓄水,使桂河由涝成灾、旱成愁变成涝能蓄、旱能浇,对推动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时至今日,桂河仍然水旱无虞,桂河湿地公园也成为昌乐的“小九寨”。在修坝筑堤的同时,于子仁极力号召官员、百姓上山种树,改善方山水土环境,据方山《柏树碑记》记载,方山上原有1500多株松柏树,多为于子仁在昌乐主政期间所种。从山顶俯瞰,整片树林犹如一个硕大的“寿”字,故称方山寿柏,方山也因此有“寿山”之誉。目前方山上仍遗存有不少古老的松柏树,其中作为“寿”字一点的“五棵松”,已成为标志性景点。
  于子仁出身寒微,经科举考试入仕为官,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极为尊崇儒学,任职昌乐期间曾扩建修缮昌乐文庙,使之成为昌乐城里最高大、最具规模的庙宇建筑群。明朝礼部尚书、青州籍状元赵秉忠曾为昌乐文庙重修专门撰写过《青州府昌乐县重修儒学碑记》,可见昌乐文庙当时之壮观。昌乐崇文之风盛行,极大影响和带动了后人对教育的重视,明清时期昌乐文脉不绝、人才辈出。据统计,明清两代昌乐进士共有30位。如清代昌乐城里阎家巷子,阎氏一门七个进士,其中包括在浮烟山麓台书院讲学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阎循观,他的10部作品被收录至《四库全书》,与潍县韩梦周并称“山左两巨儒”。这为昌乐乃至潍坊后来成为现代教育名城播下了深厚的基因。
  百世流芳垂青史
  清廉政德鉴古今
  由于于子仁整治豪强、为民除害,触动了地方豪强和勋贵利益,他们虽然表面折服,其实一直在找机会扳倒于子仁,然而苦于没有抓住实质性的把柄。后来于子仁的事迹被口口相传、渐渐神化,洪武二十九年,有人以于子仁使用妖术治县为由,将他告上朝廷。这时朱元璋实行严厉的吏治,不少官员因犯有小过就被逮捕入狱,而于子仁也被诬入狱,即将被问斩。
  昌乐百姓闻听后义愤填膺,不忍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因冤致死,纷纷请求赴京“叩阍”。“叩阍”,就是当时明朝规定的直接向皇帝申诉冤情的方式,不管官吏还是平民,只要有冤要申诉,都可以告到朝廷。但如果做假证、诉假情,则有被责罚的危险。即使这样,昌乐百姓仍然不远千里冒着风险为于子仁喊冤,可见百姓决心之大、于子仁得民心之深。朱元璋听到县民申诉后,认定于子仁确实是被冤枉的,给予“爱民如子”的高度评价,不仅为其去罪正名,而且破格提拔,擢升为登州知府,由正七品一跃升至正四品。这件事当时在全国传开,各地方官吏竞相效法,勤于吏治,一时间涌现了一批政治清明的官吏。刘三吾得知此事后,又赠诗二首,对于子仁“推许甚至”,其中有诗曰:“耆民诣阙需贤令,圣主临轩借寇君。”
  洪武二十九年,于子仁离开昌乐,赴登州任知府。晚年卸任回到家乡武冈州,在云山东麓择了一块隐僻的地方,过起了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自号“七十一云峰道人”,逝后葬于头堂乡的水阁桥。
  于子仁和他的事迹却永远留在了老百姓心中,成为昌乐人念念不忘的美谈。清嘉庆《昌乐县志》记载,“民不忍其去,崇祀名宦祠”,昌乐百姓举荐,将他的名字列入昌乐“名宦祠”,激励后人追踵前贤、世代敬仰。为了纪念于子仁扩建文庙的功绩,昌乐的读书人还捐资塑于子仁的铜像安放在文庙院内。于子仁的事迹也被载入《明史》《明一统志》《皇明纪略》《大清一统志》等。
  人们把方山上原先的“龙神祠”改名“方山庙”,将于子仁的塑像置于庙堂正中间,供百姓祭拜。2007年,“方山爷的传说”入选潍坊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名录;2015年,方山庙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方峰千古秀,半潭龙池万载清。明清两代昌乐知县共有187位,有建树、有口碑的很多,但百姓唯尊于子仁为“方山爷”。细品于子仁在昌乐为官留下的桩桩美谈,可以感受到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政品德,体会到他勇于斗争、为民担当的勤勉情怀,以及他修身立德、廉洁奉公的行为操守,实为令人敬佩的清官廉吏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