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政策 > 正文

赓续中华文明 谱写当代华章(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再到“精不精”“优不优”,各地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到“城市书房”度过充实的时光,已经成为许多山东威海市民的生活习惯。在威海的大街小巷、商业街区,一座座“城市书房”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目前,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全国共建成58.7万家农家书屋、57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万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3303个公共图书馆、3503个文化馆、6565个博物馆、718个美术馆,让人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愿望得以实现。

  山歌嘹亮,乡音浓郁,东西南北齐上阵,四季“村晚”奏响乡村振兴乐章。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打造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大家唱”群众歌咏等品牌活动,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舞台。2022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70.7万场次,服务人次超9.5亿。

  国家京剧院连续3年推出经典剧目《龙凤呈祥》演播,古老京剧在线上绽放夺目光彩。

  文化艺术“云”上来,线上、“云端”让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2022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开展线上演出展播7.63万场次,全国群众文化机构组织开展线上群众文化活动280.96万次。今年以来,演出全面复苏,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举办的展播活动,线上观众就突破了11亿人次。

  优良的文艺作品,多彩的文化活动,便捷的文化设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以文弘业,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今年7月,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试运行。金面具、青铜神坛、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青铜鸟足神像、青铜着裙立人像……新馆展出的1500余件(套)文物中,有300多件珍品是近年来新出土的。灯光下,古朴、厚重的青铜器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诉说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历史。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滋养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传承发展戏曲艺术。《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部署传承发展工作。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完成,10815万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得以摸清。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完成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截至目前,我国现存戏曲剧种348个,其中分布区域在两个省份以上的剧种48个,分布区域为一个省份的剧种300个。

  锦绣大地上,文物古迹灿然可观,文化遗产多姿多彩。石峁遗址、殷墟遗址、良渚遗址……遍布祖国大地的考古遗址,不断出土的考古新发现,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佐证。

  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人民汲取精神力量、涵育文化自信的新空间。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逾2500年的中国大运河,再现舟楫如织、桨声灯影的历史场景;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象征,得到全面修缮维护;黄河、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线历史文化保护和水体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各地新建成的以长征为主题的博物馆吸引无数观众……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扎实推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