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一个舶来概念,因与口头传统、民俗与艺术的关联而被纳入相关的讨论视野,似乎非遗多是一些存在于社会生活表层的物什,且局限在口头传统、民族惯习与某些艺术品类等。其实,在文化遗产结构内部,精神性与物质性高度契合,不但难以分离且还会呈现精神新质,最终都统摄于文化的复合性。非遗扎根民族的情感、价值,文化主体性恰又是重建人文精神并重构精神与物质谐和关系的依托。四书五经甚或二十四史中有历史观,神话传说、祭祀习俗、中医卜卦直至民间信仰展现活态的中国文化,百姓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里亦能发掘到文化的本相。从中华文化的特性洞悉非遗的本质特征,需循依中华文脉,以提炼繁复文化事象背后的复合性、贯通性、主体性、实用性、传承性与整体性等“共有”的文化规律。唯其如此,才能够勾勒出非遗自身的核心范畴,并厘清与相关门类的边界,进而明晰文化遗产理论建构的方向。
回望非遗保护的发展史,其从法国辐射到东方古国,未经谨严的文化翻译与学术过滤,便如火如荼地兴盛于各自的文化空间,以非遗名录申报为牵引,迅即演变为全民的自觉文化行动。非遗的这场跨文化交融收获颇丰,其中,有43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傲绩,还有诸多广受赞誉的非遗保护“中国经验”,特别是各地涌现的保护热潮,催生了国人文化观念的转变。这场波及全民的自觉行为,唯有从“文化”的意义上才能获得本质的阐释与解读。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明史与文化史,各具特色,绝非一个模式所能涵盖。“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的生命,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概念。”①独特的起源与历史演进塑造了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非遗已演化为中华文明的基因谱系与民族的精神血脉,表面看,其多依托有形实物,源于物质性通常彰显于社会表层;而在传统文化脉络的内部,精神性融合于物质载体,成为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的灵魂支撑,不但难以分离,而且表现出活性、动态与灵性等生命体征,其凝结了中华文化的独特质素与人类文明的共享潜质,历史地延续并生长为形神合一的文化“生命体”。此视域下,非遗所彰显的也就不只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而是人类文明的共享潜质。
本文以文化生命体为切入点,探讨非遗中国化的可能与必然,从中华文化特性解析非遗的本质特征,同时兼及文化遗产理论建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