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革命伴侣李乐三于芝荣(10)

为发展家乡求援 拨下来不少化肥

  1973年12月,李巴夫随陈锡联司令员到了北京部队,随去的于芝荣被选为军区政治部机关家属党支部委员。一如既往,她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应邀举办革命传统报告会,深受部队干群的尊重。

  1975年春,于芝荣回潍县老家探亲,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济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听说后,特地嘱咐秘书电邀她来济南。于芝荣到济南后,曾司令员亲自陪她游览了珍珠泉,并安排警卫员带她游览大明湖、趵突泉等景点。刚到动物园门口,于芝荣就要求回住所:“我去过沈阳动物园,不就是猴子、老虎、狗熊吗?再说我走路慢,在前头碍着别人走啊。”其实,她听说曾司令员要外出开会,担心没机会再见面耽误正事,要赶紧回去。

  改革开放前,农村生产资料奇缺,尤其时效性强的化肥,供给寥寥,分配下来“不够当眼药水”。于芝荣来济南前,公社书记张法臻登门拜托她“利用身份之便”弄点,她满口应承。那时,但凡村子在外有职务或上层关系的人,都被这么请求。为发展家乡生产,走点“捷径”、搞点“后门”,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支援老区红村经济建设,提供者没有必要顾忌,于老的求援很快得到批准,部队协调省化工厅,指示潍坊化肥厂多拨给了双杨公社十几吨氮、磷、钾肥以及氨水等。她还帮助村里买过两台大马力拖拉机。

  

◎相关链接

长子处事严谨 担任司令秘书

  于芝荣的长子拔子,1933年出生时被父亲起名“李拔夫”——“力拔山兮气盖世”,当一个把旧世界连根拔掉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后来,又给改叫“李巴夫”——取俄国社会主义思想家“巴枯宁”译名中一个字。李巴夫先后在中小河、前阙庄小学、台底高里社联办小学就读。1947年6月到昌邑西海读中学,7月考入华东军区卫生学校胶东军区分校,参加解放军。9月军情突变,学校提前结业,分配到胶东军区附属医院。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时,附属医院编为华东军区第六后方医院,随野战部队转战胶东地区,担任收治、转移伤病员的任务。

  1948年潍县战役之后,六院编为华东军区第八野战医院,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在部队历任卫生员、护士、文书等职,曾荣立三等功3次,1950年4月入党。

  朝鲜战争爆发,华东军区12个野战医院紧急开赴东北地区,编为东北军区第一医院管理局,跨过鸭绿江担负收治伤病员任务,李巴夫任院文书。次年,调一院管理局任统计员,不久调局政治部任书记员、文化干事、军法干事等职。

  1953年年底,李巴夫调东北军区政治部工作,任政治工作研究室助理员。1963年调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赖传珠上将专职秘书;1965年年底赖政委病逝,次年春调任司令员陈锡联上将专职秘书,1969年兼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1973年12月随陈锡联到北京军区,兼任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为正师职秘书,1992年以大校军衔离休。

  李巴夫在部队机关40年,其中秘书工作30年。由于好学上进,忠于职守,处事严谨,以诚待人,深得领导信任和同志好评,多次被评为机关先进工作者以及军地报刊优秀通讯员。离休命令下达之后,陈锡联予以中肯评价:“遵循‘不耽误事、不办错事’的准则,做了30年秘书工作,这个30年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不然为什么干了30年!”

落叶归根与夫依傍安葬

  1990年,于芝荣申请回到老家,自费建房安度晚年。她古道热肠,乐善好施,只要她在家乡,家里就是村中的“拉呱沙龙”。2001年10月27日,95岁的于芝荣谢世,与丈夫李乐三依傍安葬在家乡。

26年后归里安度晚年 谢绝资助自己建房

  于芝荣身在异乡,经常回故乡。儿子开玩笑说:“娘,多少头牛才能拉住你少动弹?”她半真半假地说:“我学三国徐庶,身在北京心在潍呀。城里到处是洋灰(水泥)硬地,硌得脚疼,哪里比上老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