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乐道院往事(10)
在潍县党组织的早期活动中,除农村外,乐道院是一个重要的活动中心。庄龙甲先发展了3名党员成立了潍县支部,庄龙甲任书记。不到一年时间,全县已有共产党员近百名。潍县支部建立后,庄龙甲结识了文华中学的郑官升等人,又结识了文美中学的王全珍、王美德等进步学生。他先后发展郑官升、王仰之、孙同书、谭静等人加入共青团,成立了文华中学团支部。团支部团结更多同学成立了“马列主义读书会”。潍县支部在乐道院工人中培养骨干力量,吸收在乐道院做电机工人的牟光仪入党,他亦成为乐道院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员。入党前后,牟光仪利用在乐道院电机房工作的有利条件,不顾个人安危,为党的活动提供方便。在医院的打更老人谭念仁、给美国牧师做工的李长秀等都积极参加了党的一些秘密活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潍县支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演讲、募捐、宣传抵制日货,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爱国斗争,乐道院内的革命活动日趋高涨。
1926年1月,中共山东地执委委员、共青团青岛地委书记关向应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读书的张同俊来潍指导党团工作。张同俊的哥哥张同信当时正担任乐道院医院的第一任华人院长,他对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动默许并支持。
在潍其间,关向应与庄龙甲一起在乐道院听取了文华中学团支部的工作汇报,巡视了农村党支部及农民协会,召集了乐道院张长盛、田蜀生、周怀之、孙葵书、王宇澄等十多个团员参加的会议,具体研究了潍县地区团的建设。之后,庄龙甲、王全斌在乐道院护士楼召开了革命骨干分子第一次扩大会议。4月,丁君羊代表中共山东地执委来潍时,到乐道院了解情况,在院长楼召开会议,指导工作。张同俊还多次奔波于济南、潍县之间,在潍期间,他多次到乐道院的学生和工人中开展工作。
在山东地执委的关怀下,1926年6月正式成立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庄龙甲任书记,牟洪礼、张同俊、扈梅村为执行委员,王全斌为候补执行委员。这是齐鲁大地上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
中共潍县地执委建立后,通过各种渠道,在乐道院先后发展了一些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发展王全武、庄兆贵、孙肇修(陈少敏)、董爱莲等入团,并成立了文美中学团支部。发展医院的金素兰、傅锡泽等护校学生入党。1927年春又建立了文美中学党支部,牟秀珍任支部书记。1927年春节前后,潍县地执委组织乐道院的党团员去农村向农民介绍南方各省农民运
动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农民状况,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潍县的爱国进步学生运动,对潍县革命形势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乐道院医护人员 秘密救治伤病员
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时期,乐道院一度曾经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潍县队部的驻地。民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民主为奋斗目标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1936年2月在北平成立。1937年,潍县共产党员王一之、丁子新,发展民先队员30余人,正式成立民先潍县队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日军占领潍县前夕,民先潍县队部由潍县撞钟园小学进驻乐道院。同时,乐道院还是民先组织与八路军七支队的联络站。此间,医院护校学生刘惠芳、刘兰芳、刘淑萱,工人孙继舟、韩启、高林昌、周西庆、林伟海等多人先后加入民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加入民先的医生张冠增也来到医院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乐道院的民先队员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刻印分发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鼓舞潍县地区抗日军民的抗战热忱、坚定必胜信心,同时尽全力救治伤员。
1938年下半年,民先组织大部分队员加入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中共党组织利用乐道院的教会医院性质,秘密将抗战前线的八路军伤病员送来救治,当时因战斗频繁,伤员较多。救治任务很繁重。日本宪兵队和汉奸经常到医院搜查抗日军民。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乐道院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将伤病员藏在洋楼内,千方百计地掩护了抗日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