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乐道院往事(7)

  1881年2月14日,长老会山东差会寄信美国差会本部,正式请求将狄考文博士创建和培育了近20年的登州文会馆更名,其英文名称为The College of Shantung。事实上,这是一份申请将文会馆升格为学院的文献。
 
  1884年,美国北长老会差会本部授权登州文会馆办大学,其英文名称为Tengchow College,中文名称为文会馆。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认为:“中国最早的新教大学是美国长老会1864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圣公会1877年在上海设立的圣约翰学院。”文会馆第三任校长、广文大学第一任监督柏尔根博士则在为1913年出版的《文会馆志》序言中断言:“登州文会馆是中国第一所基督教大学。”
 
 
 
文会馆迁址潍县 与广德书院合组广文学堂
 
  1900年底,山东东部长老会与西部长老会在烟台开会,决定将文会馆迁至交通便利的潍县。
 
  稍后,美国北长老会与英国浸礼会达成了山东高等教育方面展开合作的协议,议定合办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
 
  1903年底,由狄考文、韩维廉、德维思代表北美基督教长老会,仲钧安、林惠生、武成献代表英国基督教浸礼会组成的山东基督新教大学理事会在青州召开第一次会议,商定将文会馆迁至潍县乐道院,与青州广德书院大学班合组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文理学院。
 
  青州广德书院始于1881年英国浸礼会牧师怀恩光创办的培真书院。1884年,英浸礼会库寿龄夫妇到达青州,接办学校,增建校舍,扩大招生,增设了中学部(当时亦称青州中学)。1886年,该校再次扩建校舍,定名为广德书院。此后,又增设了大学班。
 
  1904年,文会馆迁至潍县乐道院,与来自青州的广德书院大学班合并,组建了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文理学院。为了继承这两所学堂的办学宗旨、理念和特点,人们各取两所学堂中文名首字,称其为广文学堂。
 
大学下设三个学堂 十三年后迁址济南
 
  广文学堂实质上是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文理学院的中文别名。根据记载,当年的文理学院分五个系:宗教教育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自然科学系、数学科学系、哲学与历史系。另设立了理化实验室和天文观测台等。
 
  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是英文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的译称,其中文名称为“合会学局”。该大学下设三个学堂(学院):潍县文理学堂、青州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附设一个师范学堂,培训师资。当时,由于神道学院正在计划中,医学院尚未建成,文理学院是整个大学的主体,也是合会学局总部所在地。因此,人们习惯上使用广文学堂或广文大学称之。
 
  1906年,医道学堂才具有雏形,并在济南、沂州、青州和邹平轮流授课。1911年4月10日,各地医道学堂一并迁入济南新建的大楼,更名为共合医道学堂,这代表着医道学堂正式成立。
 
  神道学堂建在青州广德书院,何时开办时间不详。根据《文会馆志》中的“广文学堂毕业生同学齿录”记载:广文学堂的毕业生,1910年有张慕德、陈延昌、魏允中、尹学聪、黄乐德、卢景藻6人,1912年有王继泽、张思敬、韩长林3人,1912年有李四海、聂永生、徐道昌、王守爱4人,毕业后前往“青州府神道学堂肄业”,估计神道学堂开办时间最迟应在1910年,且可能带有研究生院性质。
 
  师范学堂建立时间不详。“该学堂为英国浸礼会1887年在郭罗培真书院内增设的培养小学师资和布道人员的学校发展而来。”
 
  1909年,英国圣公会加入到联合办学行列。学校理事会议定学校名称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下设学院为:广文(文理)学堂、神道学堂、医道学堂。附设一个师范馆。
 
  1913年,依据中华民国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的规定,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下设的学堂一律改称为学校,广文学堂改称广文学校,神道学堂改称神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