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乐道院往事(2)

 
  狄考文在登州办学开始时颇为艰难,1864年他偕妻子狄朱丽叶到登州时,中国内忧外患,许多孩子因贫穷上不起学,官绅子弟又歧视洋人,不愿进教会学校。狄考文便招收了6名贫家子弟,创办了一所“蒙养学堂”,食宿和学费全由学校负担。
 
  狄考文聘请一位加入教会的中国儒生教授经学,他亲自教物理、化学、算术,他的妻子则教授历史、地理、音乐。由于学生年龄小,狄朱丽叶还得照料他们的起居,为孩子们洗脸、梳头、缝补衣物。
 
  狄考文夫妇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特别关爱孩子。狄朱丽叶不仅教书上课,还特别关心学生的礼仪品德,关注学生一言一行,严格训导,使他们能健康成长。狄朱丽叶后来还根据亲身体会,撰写了一本《育儿真言》,以供管理学校者参考,狄朱丽叶于1898年2月积劳成疾而逝,享年66岁。
 
  1900年狄考文在北平结识了贝满女子中学的教师艾达·海文,她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更是一位有才华的汉学家,他们结为夫妻。艾达给了狄考文很大的帮助,她参与了狄考文撰写的《官话类编》的编写工作,这本书对外国人来华学汉语起了很大的指导。他们共同生活了8年后,1908年9月28日狄考文因病在青岛医治无效逝世。在文字方面狄考文得到艾达的帮助,很少有人知道。
 
  狄考文在中国工作了45年,死后安葬在烟台毓璜顶。英国浸礼会评价说:“他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良好的管理者、有力的布道者、杰出的学者。”
 
  狄考文从一个只有6个孩童的蒙养学堂做起,经过小学、中学,最终发展到高等学堂——广文大学,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教会大学,狄考文被誉为“十九世纪后期最有影响的传教士和教育家”。
医院两次重建几度兴衰
 
  远眺第一次重建后的乐道院,摄于1908年。
 
  教会大院
 
 
 
  乐道院从1881年狄乐播来潍县购地建房算起,到1948年潍县解放,历经67年,期间曾几度兴废。提起“洋楼”,老潍县人恐怕无人不知。“洋楼”即乐道院楼群,因为这些楼群具有西洋建筑风格,又是西洋人建的,老百姓俗称“洋楼”。医院是远近众多老百姓求医看病的场所,所以“洋楼”就成为医院的专称,这些“洋楼”就是潍坊市人民医院的前身。
 
建院不到二十年遭烧毁 教区四处筹款得以重建
 
  乐道院医院筹建于1881年,建成于1883年,当时还建成了布道的礼拜堂和一所男生学堂,该校初建时只有12名学生。医院建成后有马修森医学博士和弗兰克·埃林伍德医学博士、史迪芬·亨德医学博士。1889年医院同时收治男、女病人,并开始设有正规诊疗所(门诊加药房),此时医院对内(长老会)仍称“马蒂尔纪念医院”,对外称“潍县基督教长老会医院”,也记载有简称“基督教医院”的。医院的建立,大大方便了周围老百姓治病,口碑很好,同时牧师们也没忘当初办院宗旨,借机传播宗教福音,设立基督教教区。
 
  1900年,义和团兴起,教会和私人财产被洗劫一空,乐道院被烧得断墙残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烧毁楼房42间,平房136间,这是乐道院建院不到20年的第一次遭毁。
 
  基督教教区四处筹款,1902年开始第一次重建,狄乐播等传教士在乐道院范围内重新择址。这次比以前面积扩大了许多,至1904年医院建完,开始收容病人。这次医院重建还是以“马蒂尔纪念医院”在长老会档案中记入,对外仍称“基督教长老会医院”。
 
  不幸的是许多登州的名医,竟越门而过直奔济南,所幸的是郝艾斯从登州来到潍县。时人称她郝大夫,其实她是护士,她的到来对医院培养护士做出了贡献。当时院长是海大夫,他是外科大夫,做了不少手术。当时病人多床位少,他选择性收治病人,凡病重影响生活的如白内障致盲、食管狭窄不能吞咽、乳腺癌、膀胱癌手术等都收入病房,另一类急症的如胃穿孔,肠梗阻等也住院。医院中不少手术在山东省第一次开展,十九世纪初,医院就开始引入现代西医治疗疾病,也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医学先驱之一,所以医院名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