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乐道院往事(8)

 
  1917年,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新校区在济南建成,潍县广文学堂、青州神道学堂一同迁至济南新校区,与医道学堂合为一处,改称齐鲁大学。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医道学堂,同时兴建的还有柏根楼和考文楼。
 
  1931年,齐鲁大学在南京国民政府备案,按规定不准进行宗教教育,神学院因此独立出去。原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保留。
 
  1952年,齐鲁大学撤销。文学院文史专业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理学院理化生专业并入山东师范学院,农学并入山东农业学院,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还有部分文理专业分别并入上海、南京及省内其他大专院校。
任课老师推动中西交流
 
 
  在广文大学任教的老师许多只有简短的介绍,并没有完整的记录,有的人物至今也没有找到图片资料,但这至少让人们有了一个认识、了解他们的窗口,因为他们曾经在这里真实地出现过、奋斗过,他们多数人在这里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也有谋取私利的,在中国贩卖大量甲骨的传教士,给中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路思义:齐鲁、燕京两所大学的助资人
 
  路思义(1868-1941)出生于美国麻省斯克雷登市,从小在基督教背景家庭长大。他的中文姓名路思义的意思是:路者道也,思乃意图,寻求之意,而义则为公义,所以全名的含意是:“一个寻求公义的人,毕生行在正直的道路上,为服务社群努力不懈。”他的名字也贴合了中国的传统。
 
  路思义1888年刚满20岁时考入耶鲁大学。1892年,在协和神学院就读,参加了“学生海外宣教志愿运动”,成为当中的活跃份子和推动者。
 
  1897年10月,受教会委派,路思义携新婚妻子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中国,前往登州,协助美国长老会山东东区宣教主任柏尔根开展工作。路思义抵达中国没多久,“庚子之乱”开始。动乱平息之后,路思义秉承着热爱中国的初衷选择留下,在这块他热爱的土地上居住了三十多个年头。
 
  路思义认为更好的世界,要建立在互相了解、彼此服务的精神上,他认为兴学与宣教应该并重,双管齐下,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准。所以,在登州文会馆做教习的路思义推动山东长老会做出了决定:将文会馆迁至潍县,并联合英国浸礼会的广德书院,创办一所大学。所以,路思义可以说是广文大学成立的直接推动者。在广文大学,路思义担任物理教师,1906年还发起了山东省历史上第一场篮球比赛。
 
  路思义思想活跃,处事诚恳、谨慎、善于交际。为了广文大学的更好发展,他为提高学校层次四处游说,终于在津浦铁路建成后,于1917年将潍县的广文大学与同为广文大学下属的青州神道学院和济南共合医道学院合并,在济南建校,命名为齐鲁大学。路思义被选为副校长,受校长委托,他返回到美国,四处奔走为学校扩建募集到大量经费。
 
  1919年,司徒雷登创建北平燕京大学时,路思义因能力出众而受到司徒雷登的器重,受聘为燕京大学副校长。受司徒雷登之托,路思义再次赴美募集到巨款,终于把燕京大学(现并于北京大学)建成为“美丽的中国宫殿式校园”。燕大校园的未名湖中建有一个六角形的思义亭,现称鲁斯亭,就是为纪念路思义对燕大的杰出贡献。
 
  所以说,路思义是广文大学、齐鲁大学成立的推动者,是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助资人。
 
  路思义因患胃溃疡于燕京大学提前退休,1941年12月9日逝于他的儿子鲁斯在美国格林尼治的家中。
 
库寿龄:编写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库寿龄(1859-1922),英国浸礼会教士,青州广德书院创办者。
 
  库寿龄夫妇目标远大,学校纪律严格。学校建有实验室,教学设备齐全,有发电机两台,教室还安有电灯,1887年广德书院发展成为一所大、中、小学教育兼施的综合学校。这所学校与登州文会馆一起组成了广文大学。1904年库寿龄在潍县广文大学任教,他呕心沥血编写的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于1917年出版。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还重新翻印过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直到2012年8月该书还在Hardpress书局出版,足见这部著作影响较大,库寿龄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