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人文潍坊 | 吕剧在潍坊(4)



  当时,剧团分成三个演出队。第一演出队22人,巡回演出于诸城、安丘、临朐。第二演出队16人,巡回演出于诸城、潍县、寿光、昌乐、益都。第三演出队19人,巡回演出于诸城、潍县、安丘、寿光。演员们轻装上阵,自挑行李自运道具,正月初四从潍坊出发,分赴各地巡回演出。

  为保证演出质量,演员们往往一专多能,上台演出,下台伴奏。女演员张秀英、青年演员隋永毅及乐队的宫炳信同志,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经过苦练很快掌握“一打三”,同时演奏三种打击乐器技巧,解决演出中打击乐人员不足的困难。《大众日报》1965年8月25日报道了这一事例,还发表评论员文章《把革命现代戏送到农村去》。

  演出队每人一条扁担,行李道具自挑自运,自带流动舞台,演出点近的三五里,远的十几里。演出完毕,汽灯照路,步行返回驻地,所谓一点扎根,四面开花。“三小”活动开始时,每人只能挑四五十斤,走二三里路,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能挑八九十斤,走几十里路。剧团纪成绪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肩挑重担走天涯,阔步向前迎朝霞。风吹雨打无阻挡,演到山区唱到家。”

  

肩挑手推随走随演 淹子岭村民含泪目送

  姜玉桂和王永杰带着第一演出队来到临朐。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二把手推车,一侧绑着行李,一侧绑着道具,有时也用扁担挑,扁担压得两个肩膀疼,后来都没有感觉了。男的最多挑80斤,姜玉桂能挑50多斤走30多里山路,是女性中挑得最重的。

  到达临朐后,他们一头扎进招待所,从第二天开始“蹲点开花”——四处联系大队演出,到过蒋峪、寺头、九山、淹子岭等地。每到一处,住到村民家,走到哪里演到哪里,跟着农户吃地瓜叶子拌小豆腐、地瓜面煎饼,下饭菜是瓮里的陈年咸菜。

  大家团结一心,没有电,就用气灯,每走到一个村,有人负责联系宿舍,大部分人则帮着群众劳动,给村民理发,他们还背着药箱,为有头疼脑热的看个病,与群众打成一片。

  一切安排妥当,工作人员拿出幕布,从大队里找两根杆子支起来,演员化装,准备演出。锣鼓声一响,群众开始聚集过来。演出结束后,对有些不能出门的老人,他们再送戏到炕头。1965年10月23日,一队在临朐寺头公社演出时,听说深山里有几个小村没看上戏,特别是王庄,山路难走老人不能来,大家趁中午时间,翻山越岭前往该村,为他们做专场演出。

  临朐县与临沂交界的沂山老林中,有一个叫淹子岭的小山村,只有12户人家、50多口人。该村在高山的半山腰上,地势险要,没有剧团到那里演过戏。第一演出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心把戏送上淹子岭。

  准备爬淹子岭了,工作人员找来老乡,问是否有路,老乡说当地人都没去过那里,能上去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一边紧贴峭壁,一边就是悬崖。那样的羊肠小道,只能背着行李爬。

  18个人一大早出发,只带最小件的行李,再带上点服装、道具、乐器。大家拽着棘子往上爬,眼睛盯着前上方,不敢往后看,身后就是悬崖。一步一滑,终于在中午时分到达淹子岭,姜玉桂这才感觉到手生疼,低头一看,满手血丝。

  他们来到了村头唯一一块十余平方米的平地上挂幕布,乐队坐在旁边的石块上,村民依着山坡围坐成一圈,中间就是舞台……他们演出《新媳妇》《两垄地》《王小赶脚》等小戏,每出戏半个小时左右。观众看不够,演员演不完,有的节目演两次了,观众还是热烈鼓掌,不让结束。

  太阳西下,村领导坐不住了,向村民解释说:“剧团的同志们晚上还有任务,山路不好走,再不结束就下不了山了。”大家这才恋恋不舍地作罢。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着演员们,流着眼泪说:“你们是第一个到我们这来的剧团。”几位大娘、大嫂拿出核桃、柿饼、栗子、鸡蛋、煎饼等,硬往演员们手里塞。

  演员们背起服装道具下山,50多名村民齐刷刷地站在山崖边,含泪目送。走到山下回头望时,村民们还站在山崖上挥动着手中的衣服……

巡回七个县演出600余场 成为机关干部学习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