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人文潍坊 | 吕剧在潍坊(9)



  康宝华入戏快,入戏深,常走出不来,整天处在角色中。有一次在昌邑卜庄演出,演到第六场,小辣椒把李二嫂赶出门,婆婆天不怕和儿子张玉山把她接回家,李二嫂很感动。一场结束,康宝华到了后台,台上的情绪还在,趴在服装案子上放声大哭,村党支部书记问她:“怎么了?怎么了?”她这才止住,后面还有一场呢。

  勤奋刻苦地学习磨练,永不满足地追求探索,使康宝华在吕剧表演艺术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塑造出一批真实可信、风采各异的舞台形象,尤其是饰演的“嫂子”形象,更为观众津津乐道。在《出嫁》中她饰演雪芳嫂,获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演出月优秀表演奖。她演过《双玉蝉》《寻子记》等近百个剧目,主演的《李二嫂后传》获得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演出“百场奖”证书,之后还继续演出。

◎相关链接

姜玉桂的艺术人生

  1956年春天,全国第一届职工会演在北京举行。来自山东省平度县的一名普通缝纫女工,凭借吕剧《王小赶脚》中“二姑娘”一角,斩获一等奖。这名女工就是姜玉桂。

  姜玉桂出生于1936年,在家排行老二。父亲过世早,姐姐18岁出嫁,她很小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13岁起跟随舅舅到厂里学徒,做缝纫活贴补家用,后成为平度工人福利服装店工人。

  生活的磨砺,养成她泼辣的性格。虽非从小学戏,但在文艺方面的天赋让她在厂里崭露头角。结缘吕剧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一天,工厂的大喇叭里播放吕剧,优美的旋律和曲调很快在她心里扎下根,后来她利用业余时间排演的《王小赶脚》获全国一等奖。

  全国职工会演几个月后,昌潍专区决定成立吕剧团,郎咸芬、钱玉玲等都已调到山东省吕剧团,昌潍地区的吕剧专业演员十分短缺,于是,全国文艺会演的获奖者、各地的吕剧爱好者进入抽调名单,其中包括姜玉桂。接到调令时,她高兴得傻了眼,进剧团能享受国家干部工资待遇,每月24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竟落到自己身上。

  可母亲并不同意,家族的人也反对。当时,姜玉桂已是平度工人福利服装店一名成熟的缝纫工,计件工资,每月能发几十元,母女俩一个月能挣70元,家里生活不错,何苦到剧团唱戏受那个苦,况且莱阳地区已经开好证明,要调她到莱阳被服厂,参加业余文艺活动,还答应给她母亲安排好工作。

  姜玉桂左思右想,对戏剧的热爱,让她放下一切,铁了心要到吕剧团,第二天就跟着徐子文来到潍坊。

  对于非戏曲专业出身的姜玉桂而言,进入吕剧团面临着另一重考验。建团时的女演员中,年龄最小的15岁,大多数人十七八岁,她最大,已经20岁,过了戏曲功夫开蒙的黄金时期。面对繁重的戏曲训练,她没有退缩,没有害怕。要想成功,必须付出数倍于人的努力。别人练一个小时,她练三个小时。剧团规定早上7点起床,7时30分吃饭,她给自己定的时间是6时起床练嗓。在身体骨骼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她硬生生地从零开始,练功劈腿,下腰摔叉。

  演出的成功让她得到很多荣誉,1958年7月出席山东省第二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被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剧团领导对她重点培养,让她参加团代会、妇代会、工会等社会活动,但她始终没忘记演员的职责,坚持在演出第一线,在各地巡回演出。

  1960年5月,姜玉桂出席山东省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1962年,姜玉桂的大儿子出生。月子23天时,她接到参加政协会议的通知,五天会议期间,她趁着休会回来喂奶。政协会议刚结束,又接到赴青岛演出的任务,她和母亲带着孩子到了青岛。岂料,当晚又通知她到济南拜师,拜的是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

  她和母亲带着孩子连夜回潍,第二天一早同赴济南。两个多月的时间,她跟着尚小云学习了两出尚派看家戏:《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功夫得到深入的打磨和拓深。“《昭君出塞》学马趟子功,《失子惊疯》学水袖功,我的水袖在剧团数一数二,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她学到了尚派精髓,并在以后的剧目创作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