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寿地名远追夏代 齐国在此设置武库
“平寿”地名远追夏代,夏都迁徙居处中原之后,继续对东夷进行征伐。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王修龄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引《纪年》曰:“‘(帝相)元年,征淮夷。’甲骨文所记方国有‘隹夷’,郭沫若云:‘卜辞有隹尸,殆即淮夷。’有关‘淮夷’史事,屡见西周金文及先秦典籍。”殷虚甲骨文中的隹夷,亦即淮夷,实则潍夷,在今潍坊一带。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指出,商末征夷大致是沿安阳-兖州-新泰-青州-潍坊这一路线进行。沂水县柴家乡信家庄出土商代晚期带族徽“隹”字铜戈,而此处邻近潍水源头。
夏代帝相所征伐之夷,应即潍水流域今潍坊一带之潍夷。西周金文潍(淮)夷与淮夷,特于淮夷之前加“南”城“南淮夷”,如此所记之“淮夷”,则乃潍夷南迁之一部分,在今淮水中下游。
少康之后的帝杼、帝杼子亦继续征东夷,《汲冢竹书》曰:“柏杼子征于东海及王寿,得一狐九尾。”“柏杼子往于东海,至于三寿,得一狐九尾。”《竹书纪年》曰:“夏伯杼子东征,获狐九尾。”雷学淇《竹书纪年义正》卷九云:“三寿,东海之国名也。郭璞《山海经》注引作‘王寿’,《路史》注云‘即平寿也。’”求证战国青铜器铭文,所谓“王寿”“三寿”与“平寿”其实为一地名,战国文字中的“平”字,往往顶端一横之上,缀加一短横;而有的最下则从“土”,所以其字体稍泐极易误作“王”或“三”。而此文献所谓之“王寿”与“三寿”,实际是典籍中之“平寿”。
战国时期十年陈侯午敦铭文“用作平寿造器敦”,证明当时齐国于此地设立武库铸造兵器,并有军队驻戍,齐国七十余城,唯“平寿”等重要城邑设置武库。
1973年,麓台村西出土一批战国兵器,其中三件铸铭文铜戈,曰“武城徒戈”“武城戈”“京”戈,可作平寿设置武库之佐证。
汉魏治所均在平寿 古城地理位置重要
浮烟山西侧之西平寿村,其得名肇源于夏代平寿。乾隆《潍县志·古迹》载:“营丘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周封太公望于此。基址尚存。”其地属于低山前平原,其左依浮山,右屏金关,浮山海拔153米,金关山(俗称“黑山”)海拔189米,为潍城周近最高的两座。平寿位于大圩河上源两支流之间,向北不远则双流汇合,故城遗址三面邻水。其左依浮烟,右傍黑山。古人选此地建城,《管子·乘马第五》所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经考古调查,可以认为浮烟山西侧之平寿城遗址,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当地政治经济与军事中心,并有军事武库设置,而今从其周近地理环境观察,此处军事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再求证于文献记载,从西汉开始,平寿继续延续其自先秦以来的核心地位,两汉为县属于北海郡国,魏则为北海郡、国、平寿侯城,晋南北朝隋唐之平寿均为县治所,而至唐代平寿省废,宋金元时期,此地仍为人文中心,明清则成为潍县地方文化教育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