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志稿·金石志》正文前插图有汉“平寿”封泥、汉“平寿丞印”封泥,此两印出土临淄。《潍县志稿·金石志》《汉社坛买地记》铭文曰:“社坛西地二丈四尺,又北九尺,值钱一万六千七百,平寿漪原乡父兄子弟延光三年(124)甲子买俾社坛千秋万岁。啬夫佟台。”出土县西北乡吕家庄,大于河岸。
《潍县志稿·历代封建表》中记载,东汉,平寿敬侯邓训(和帝元兴元年(105),以后父追封)。魏,平寿侯司马骏(相国安平郡公懿子,初封平阳亭侯,齐王芳立,进爵乡侯,寻改封平寿侯,咸熙(264-265)初徙封东牟)。晋,平寿元公郑球(惠帝太安二年以平赵王伦功自右长封,怀帝永嘉二年薨)。南北朝,平寿忠武公唐永(西魏文帝大统元年封平寿伯,周追进公爵予谥)。唐,平寿县主李氏(唐初宗室女,高祖时嫁彭城县公刘德威《唐书》)。
汉魏时期古城遗址 大部在今平寿村下
与先秦两汉相似,北魏时期的平寿亦见于碑版铭文,如《潍县金石志》卷八《北魏程难儿妻桓砖志》载:“魏北海郡平寿县人,程难儿妻桓。右砖长九寸八分,广四寸六分,厚三寸八分,在短侧接正面两行,一行十一字,一行三字,隶书,凿文,出县城西南玄家庄。今存十钟山房。”
平寿古国所在,仅见于文献志乘,或感疑似,故萦绕脑际数十年。2012年11月11日,笔者至平寿村及其周围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多为汉魏堆积,且采集部分陶片。2016年9月30日,再作调查,从成章村北、潘家庄向南,再西行至平寿村西南,东西道路两旁断崖上暴露大型锅底状灰坑,多是汉魏陶片,夹杂红烧土块。再到平寿村西北庙子水库,在水库南岸苹果园西侧,发现陶窑一座,属于窑堂东壁,绝大部分已经崩坍,仅存烧结青红的残壁。在附近发现烧制火候极高而致变形的汉砖两块。在水库东岸发现厚1.3米左右的文化层,南北长约200米,向南延伸至村北道路,继为道路迭压,目测地势可与西部窑址相连接。
在此采集到大量汉魏时期陶片;水库岸上农田土质沃黑而湿润,地面遍布陶片,采集到龙山文化的黑夹砂陶罐口沿、夹砂褐陶罐肩部;西周时期泥质灰陶绳纹罐残片,汉代砖、半瓦当残片、布纹板瓦、陶罐口沿、陶盆口沿以及魏晋时期的大板瓦、重环花纹砖、桥形鼻罐口沿。桥形鼻罐口沿形制尤为特殊,即在与鼻相对应之器壁内侧贴一泥饼,当因从器壁捏出罐鼻时而致此处器壁极薄,所以在内壁与之相对应处贴上泥饼以加固器壁,且增加罐鼻的受力度,凡此情景笔者平生首次见到。
经综合考察,结合周近山川河流与台地淤积形成和大面积文化遗址暴露出断续相连接的情形,可以判断汉魏时期的平寿古城遗址,大部压在今平寿村下,村北水库岸畔应属于城外遗址,并设有窑厂;平寿村西南应属于城郭之外村落遗址。大致推断平寿古城遗址东西约1200米左右,南北1800米左右,而此范围应即汉魏时期平寿古城遗址。
三位贤达退隐麓台 慕容太子在此读书
《潍县志稿·人物·侨寓》载:“公孙弘,齐菑川国薛人也,字季……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以贤良征为博士……后复以为谦让,卒以为丞相,封平津侯,年八十终于相位。”
乾隆《潍县志·古迹》载:“麓台,在县西南浮山之东北角,有台。《寰宇记》州西二十里,高二丈三尺,有泉甘冽,号曰补生泉。《九域志》汉相公孙弘别业。燕慕容太子读书处。明尚书刘应节于此筑别业,有题咏。”
昌乐朱刘店唐代延载元年(694)王义和造桥记称麓台为公孙弘墓,但是读《昌乐县续志》载唐王义和造桥记,因碑体上半残失,文字有缺,然支离所记,桥址所在,文云:“右乃孤竹伟长之陵庙,西接丹川;左则孙宏(下有缺失)巢由嘉遯之域。”徐干,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记载显示,巢父、许由皆隐遯不仕,公孙弘入仕晚,而中途曾隐退。
麓台或创建于汉代 为游乐观赏性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