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列有关潍县西南乡宋、金及元代的碑记刻石七种,其中所谓“斟鄩”“斟城”与“湛水”,均由夏代的古国名沿承变化而来。其地均指向今潍城西南浮烟山之西,结合考古资料,我们认为斟鄩地望应在浮烟山附近。
再据古文字与考古方面的证据,《潍县志稿》卷三十八“金石”收录周斟鼎,铭文两行,八字,原释有误。今改释曰:“甚(斟)其肇作父丁尊彝。”此鼎清代出土于潍县东乡,曾归陈介褀收藏。陈氏曰:“甚,即斟。”今据所载铭文拓本字体与内容,可知该鼎制作年代为西周中期。所记之“斟”,即为“斟鄩”之省。两周青铜器铭文中,“斟鄩”不但可以省作“斟”,而且还可以省称“鄩”。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所载第271器为齐侯镈,铭文曰:“唯王五月初吉丁亥,齐辟陶叔之孙齐仲之子(素命)作子仲姜宝镈……陶叔有成荣于齐邦,侯锡之邑二百又九十又九邑,与鄩之民人都鄙。”旧或误释“鄩”为“邶”,今正之;此镈的时代为春秋中晩期,由此获知当其时,夏代斟鄩之后裔,仍生处在齐国内镜,且距齐都临淄不远。
鄩氏与齐国上层通婚 春秋中晚期地位下降
1977年秋和1981年春,山东临朐嵩山公社泉头村,发现两座西周晚期的墓葬,出土青铜器21件,其中6件有铭文。包括上曾太子鼎、齐侯子行匜、齐趫父鬲和鄩仲盘、匜等。考察认为此为齐国的墓葬。鄩仲盘、匜均为媵器,其并在齐国的墓葬中出土,说明其应是鄩仲嫁二女儿名“仲女子”者,为齐侯子行或齐趫父之妻的陪嫁品。此时,鄩氏仍可与齐国的上层贵族通婚,说明其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郑杰文在其著作《齐宗教研究》中指出:“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潍坊市西部的临朐发现了两组青铜器,其中有‘鄩中匜’和‘鄩中盘’。两件带鄩氏族铭文的青铜器,为斟鄩在齐地提出了铁证。”
由清代潍县东乡出土的西周中期的斟其鼎、1985年院上出土商代晚期的“鄩”觯、见于著录的齐侯镈以及1977年至1981年临朐出土的鄩仲盘、匜等,足以证明商代以至西周春秋时期,斟鄩氏一支一直在今潍坊地区繁衍生息。由西周晚期的鄩仲嫁女与齐国贵族,再到春秋中晚期齐侯将299邑与鄩之民人都、鄙一起赐于有大功于齐国的陶叔之孙素命,可以看出,鄩氏的社会地位在日渐下降。正因为春秋中晚期距汉代相去未远,所以汉代仍于斟鄩故地沿设“斟”与“鄩”两个县邑。
过国在今莱州城西北过水流域。西周昭王时期的过伯簋,铭文曰:“过伯从王伐反荆,俘金,用作宗宝尊彝。”历史学学唐兰先生云:“过伯,《左传》襄公四年杜预注云:‘过,国名,东莱掖县北有过乡。《续汉书·地理志》:东莱掖县‘有过乡,古过国’。按前启尊、启卣出黄县,在掖县之东北,同属于山东半岛北部,相距不远,那末,昭王南征时,东方国家的从征是不可少的。”
文献碑刻载夏代平寿就在今潍坊城南浮烟山下。潍坊及其周近夏代还有与之相关寒、斟灌、斟鄩、过等国。寒在今寒亭。斟灌、斟鄩为夏王朝的复兴而作出重大贡献。这些古国都与平寿息息相关,所以若研讨平寿必须将相关古国并作论列。
古城应为汉魏遗留
平寿在先秦时期即由国都转变为重要城邑,汉魏时期或为郡邑侯国。经综合考察,可以判断汉魏时期的平寿古城遗址,大部压在今平寿村下。浮山东北角的麓台因汉相公孙弘、燕慕容太子和明尚书刘应节而知名,据考察,麓台或为汉代所建。
汉时平寿称北海郡 后又改为侯国和县
先秦时期平寿即由国都而转变为重要城邑,汉魏时期或为郡邑侯国。
西汉设立北海郡,郡治在今昌乐营丘。“北海”之名较早见于《管子》等书,记载北海之地盛产鱼盐,或谓“狭泰山以超北海”。但是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则始于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据《汉书·地理志》载:“北海郡(治今昌乐),景帝中元二年置,属青州(治今临淄)。户十二万七千,口五十九万三千一百五十九。县二十六:营陵(今昌乐),或曰营丘,莽曰北海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