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我在昌潍地区艺术馆(1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起步集》起步,日后在诗坛和文化领域有所作为的作者,有昌邑胡学武、范新建、陈丽辉,寿光袁敏,潍城范作军、李英明、王居明,蒯凤洁、章永信、宋雁群,寒亭李嘉春,五莲徐敏宗、李晓梅、王玉玲,临朐于振海,昌乐李锦中,诸城丁德元、唐柏林,青州杨小秀等。新人新作的不断涌现,不仅为诗歌创作的逐步繁荣深感欣慰,也令人对潍坊诗坛的未来充满希望。

 
《看浪花》被选入多版课本
 
 
 
 
  诗是陈显荣的主攻方向,他还兼写儿童文学,在《山东文学》发表近万字的《电脑惊梦》,后来编写了连环画文学脚本,改名《枪声惊梦》出版发行。他的儿童诗《看浪花》发表后,又被选入小学课本。1984年,潍坊市艺术馆撤销文学组,陈显荣在艺术馆的文学使命画上句号。
 
兼写儿童小说 《电脑惊梦》改编成连环画
 
  我的文学创作以诗为主,抒情诗与讽刺诗是主攻方向,由于童心未泯,亦兼写儿童文学。
 
  1980年我在6月号的《山东文学》,发表近万字的儿童小说《电脑惊梦》,责任编辑李光鼐。小说塑造了一个不爱学习的男孩“旦旦”。他在梦中得到一个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机器人。机器人六亲不认,只认主人的手令,主人想要什么只要写个命令,立刻心想事成。由于旦旦老写错字,一再对机器人下达错误指令,闹了不少笑话和乱子。最后,机器人竟然按照旦旦的指令开枪打“死”了他,旦旦被枪声惊醒,吓出一头冷汗。枪声惊梦教育了旦旦,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决心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电脑惊梦》是为孩子写的,虽然在六一儿童节的月份发表,但能看到《山东文学》的孩子毕竟不多。为使更多的孩子认识旦旦并接受他的教训,我产生了将小说《电脑惊梦》改编成连环画的想法。选题得到山东人民出版社孙忠晓先生的肯定,我编写了连环画文学脚本,改名《枪声惊梦》,由好友刘成湘绘图,在小说《电脑惊梦》发表一年后,连环画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印数26万册。
 
  在《枪声惊梦》画稿竣工时,刘成湘在他郭宅街的小四合院里,设家宴邀我举杯庆贺。他当时住在北堂屋的东耳房里,套间内除去床铺只剩两平方米,勉强安下一张一头沉的写字桌,临时成为请客的餐桌,这也是他日常创作的画案,《枪声惊梦》的连环画稿就诞生在这两平方米之中。刘成湘经常在8小时之外挑灯夜战,在简陋的斗室中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仅连环画就一千多幅。二十年如一日埋头作画,他座椅的金属腿将砖地磨出四个六七厘米深的小坑……望着这感人的四个小坑,敬佩成湘兄刻苦作画的敬业精神和水滴石穿的恒心。
 
  继而我又改编了连环画文学脚本《一路同行》和《谁是四脚蛇》,皆由刘成湘绘图出版。《谁是四脚蛇》是谍战题材,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公安人员与敌特机关暗藏的潜伏组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印数90万册。之后我又将《聊斋志异》中的《贾儿》篇改编为《讨狐记》,由丁宁原绘画出版。我还改编《小表姐》,由刘成湘绘图,丁宁原的夫人孙爱华绘封面。三位著名画家是山东艺专的校友,丁宁原与孙爱华在诸城县文化馆工作时有一面之缘,后来双双成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丁宁原升任美术系主任,有缘合作小人书乃此生幸事。
 
发表儿童诗《看浪花》 有“三个没想到”
 
  儿童诗创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陆续在《大众日报》发表《小布条》,在《星星》诗刊发表《蚂蚁搬家》《稻草人》,在《小朋友》发表《剪指甲》,在《儿童文学》月刊发表《采莲歌》,在《布谷鸟》发表《布谷鸟和孩子》等。
 
  在艺术馆期间,1982年是我儿童诗创作的丰收年。
 
  这一年,我与朱晋杰、姜澍川等六人合著儿童诗集《麦笛儿》,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入我的作品《看彩云》《布谷鸟和孩子》等20首。
 
  这一年,在《中国儿童》月刊发表《玩泥巴》,在《布谷鸟》发表《小树请原谅》,在《羊城晚报》发表《月儿告诉我》,在《小朋友》月刊发表《小金鱼》等。《小金鱼》后来收入《绘图中国儿歌百首》,再后来入选同心出版社《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该识字课本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子课题研究项目”,全国各地幼儿园使用过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