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风雨沧桑禹王台(6)
碑文中表现出捻军骑兵作战忽去忽来的战术,记载着潍县西部“远里庄”和禹王台附近今尚存在的“柳疃”“北里”等村庄。捻军此时已成强弩之末,正着急于突破三面环海的死亡境地,台上万余人,他们顾不得去犯这样的众怒。撰写碑文的乡间文人不知道事情真象,根据当地民俗信仰,写成了神力的保护,还误把从临朐青石关进入山东境内的捻军写成了“破潼关”而来的太平军“粤匪”。这一期间,太平军的都城南京被清军铁桶般地包围着,已无暇顾及北上。尽管如此,40年后,碑文还在谆谆告诫着后人:一定要把寻求台上禹王庇护的避难方法流传下去。
祈神还愿庙会红火 台胞资助重修大殿
由于禹王台和台上的神灵远近闻名,距离最近的禹王台村庄兴起了场面壮观的庙会。据传,明朝时期就有了此庙会。会期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尤以正月十五的庙会日红火。正常年份,每次赶会人数近十万人。传统的庙会上牲口市、粮食市、肉食市等摊点纷呈。石头市是庙会上的奇特景观,当地石头奇缺,向南百余里的南山石匠们运来了牛槽、石碾、石磨,还有修建牌坊大门磨光的大青石块,提前十天就赶到了庙会上。河北省的杂耍剧团,当地的地方戏班纷纷赶来献技献艺,娱人娱神,人山人海。香客们走上禹王庙祈神还愿,香火缭绕,十几里外就能望见。年年如此,几百年不间断。
“文革”期间,红卫兵冲上禹王台砸神扒庙,台上的庙宇和神像荡然无存。登台的石阶和庙院石墙全部被拆毀抢走,台下挖成了大水坑。禹王台裸露荒芜,大块的土壤往下塌落。说也奇怪,第二年元宵节庙会的前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平地三尺,村庄和道路难以寻找;气温骤降,有的行人冻死在路上,庙会没有赶成。
1967年之后十几年间,村里的庙会萧条了下去。
历史在演绎着“毁而复修”的惊人相似。“文革”结束,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祖国大陆与台湾宝岛关系解冻,两岸通讯通航。上世纪80年代,定居台湾的昌邑王兰桂的同乡好友回大陆探亲,拍摄下禹王台破坏惨重的照片,王兰桂见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年老行动不变,便写信央求儿时家中好友程玉贵,与当地政府联系。随后寄来数十万元,成立“禹王台重建委员会”,当年动工,禹王庙大殿重新在台上建立,并重修狐仙“胡爷洞”等多处景点。禹王台庙宇焕然一新,游人纷纷前来瞻仰,几千年古台又重新成为潍坊地区北部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
“落叶归根,雪融于水”,王兰桂的思乡之情,在禹王台下树立起了一幢石碑。
民间传说 向往美好
走上禹王台,到处可以见到“狐仙”洞口,由此演绎出了许多“狐仙”的传说。其中“红灯笼引路”和“老三哥”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在乡民的口中,禹王台成为神仙的家乡。地方民俗工作者把这认定为特有的“狐仙”文化现象。文化是生活的折射,是道德意识的趋同与共鸣。
狐仙变作红灯笼 引导乡民上台祈求
旧时的禹王台之乡,生活生产条件极为艰苦。“内涝”成灾,遍地黑土泥泞,大雨过后,黑裂的土壤泛出霜白的碱花。说这里苦,还有更苦的地方。延续着历史的岁月,直至改革开放之前,秋去冬来,禹王台周围村庄里就会涌进一支逃荒要饭的队伍,是从西边广饶县那里过来的。春夏秋在家农忙,收入微薄,冬天一来,只得外出讨饭填饱肚皮,据传,那地方谁家的黄花大闺女羞于上门讨饭是要嫁不出去的。禹王台的乡民们善良,再苦也挤出一点儿给他们。草草填饱肚子,剩下的残汤剩饭晾干后用独轮车推回家准备度春荒。
不知道哪个年月上,讨饭的小伙度过了寒冬腊月,要回家了,他惦念家里年老不能出门的老娘,还有等他下种的几亩薄地,春天种什么还没打定主意。禹王台上的神仙“老三哥”最灵,去问一下神仙自己哪天才能走出苦日子。三更半夜,他在海滩上迷路了。就在这个当口,前面出现了红灯笼,走走停停,小伙儿跟随着到了有灯火的人家,红灯笼却变成了一个大叔。大叔跟他说:“这年头儿求什么神仙呢?低头往前混日子吧。”回到家,早年讨饭到过禹王台的老娘知道,儿子遇到神仙“于会哥”了,这是让在地里种成熟后低下头的谷子。小伙照办了,秋天,地里的谷子果然大丰收。往后的传说,大致都是差不多这样的内容。